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

〔宋代〕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归?

作品简介

《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是北宋词人秦观所作的一首词。上片写残春之景,暗寓情怀。下片以抒情为主,以行为描写来传达孤寂、落寞的情怀。全词蕴藉含蓄,寄情悠远。可谓义蕴言中,韵流弦外,具有言尽而意无穷的余味。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年代向有二说,一为秦观写富贵闲愁,为元禧年问所作;一为元丰五年(1082)秦观应礼部试落第罢归,赋《画堂春》,抒发落第后的不快心情。由词中“杏园憔悴”语观之,应以后说为佳。

翻译注释

翻译

池塘水满,落花铺满了园中小径。细雨霏霏,时停时下,乍晴乍阴。杏园里春残花谢只有杜鹃鸟的声声哀啼,好像在无可奈何地慨叹春天已经归去了。

独自登上柳树旁的画楼,手捻着花枝,倚靠在栏杆上。一会又放下手中花枝,抬头静静地凝望着斜阳,对美好年华的无限眷恋之情,又有谁能归晓呢?

注释

(1)水平池:池塘水满,水面与塘边持平。

(2)弄晴:展现晴天。

(3)霏霏:雨雪密也。《诗·小雅·采薇》有“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亦状云气之盛。《楚辞·九叹·远逝》有“云霏霏而陨集”。杜甫《雨四首》之三:“寒雨下霏霏。”

(4)杏园:园林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大雁塔南。

(5)手捻花枝:古人以为表示愁苦无聊之动作。捻:同“捻”。

(6)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归:因抒落第之恨,事关政治,故云“知不得”。

全文拼音版

huàtángchūn··luòhóngjìngshuǐpíngchí
luòhóngjìngshuǐpíngchínòngqíngxiǎofēifēixìngyuánqiáocuìjuānnàichūnguī
liǔwàihuàlóushàngpínglánshǒuniǎnhuāzhīfànghuāduìxiéhuīhènshuíguī

作者介绍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号淮海居士,高邮(今江苏高邮)人,北宋著名词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词婉约清丽,多写男女情思与羁旅愁绪,《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满庭芳》"山抹微云"等皆为传世名篇。诗风精致,散文亦佳。虽受苏轼赏识,但仕途坎坷,屡遭贬谪。晚年放还途中卒于藤州。作为北宋婉约词派代表,其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对周邦彦、李清照等影响深远,著有《淮海集》,与黄庭坚并称"秦七黄九"。

秦观的诗

相关推荐

画堂春·寄子由

〔宋代〕苏轼

柳花飞处麦摇波,晚湖净鉴新磨。小舟飞棹去如梭,齐唱采菱歌。

平野水云溶漾,小楼风日晴和。济南何在暮云多,归去奈愁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