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八首·其四

〔唐代〕温庭筠

金缕毵毵碧瓦沟,六宫眉黛惹春愁。

晚来更带龙池雨,半拂阑干半入楼。

作品简介

《杨柳八首》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组诗作品。这是一组咏柳诗。第四首诗似写宫女望柳而自伤,蕴含着慨叹人生如梦的情感,寓情于景,移情于物,达到物我交融,物有尽而意有余的艺术境界。

创作背景

《杨柳八首》这组诗约作于唐文宗大和(827—835)、开成(836—840)年间。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云:《杨柳》一名《柳枝》,源于隋代民间歌曲,名载《教坊记》,多用于笛乐。刘禹锡、白居易均有诗咏及此。温庭筠大和、开成年间似曾从裴度游,而裴度于此期间与刘禹锡、白居易诗酒唱和,过从甚密,则温庭筠有可能在此期间结识刘、白,《杨柳八首》或即在此期间模仿酬和之作。

翻译注释

翻译

皇宫内绿瓦檐头,一缕缕嫩黄的垂柳。得意春风自在地舞,惹起宫女伤春的忧愁。

晚风携来龙池雨,又将幽怨带上宫女心头。淋入高楼又轻拂着栏干,宫女却愁倚栏干愁更愁。

注释

(1)金缕:指春天嫩绿色的柳条。

(2)碧瓦沟:屋上碧绿的琉璃瓦槽。碧瓦,青绿色的琉璃瓦。

(3)六宫:古代天子立六宫。

(4)眉黛:同粉黛,指代妇女。古时妇女以黛色(青黑色的颜料)画眉。

(5)春:一作“香”。

(6)晚:一作“晓”。

(7)龙池:池塘名,在唐玄宗故宅。

(8)阑干:一作“栏干”,即栏杆。

全文拼音版

yángliǔshǒu··
jīnsānsāngōuliùgōngméidàichūnchóu
wǎnláigèngdàilóngchíbànlángànbànlóu

作者介绍

温庭筠(812—870),本名岐,字飞卿,晚唐诗人、词人,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才思敏捷,八叉手而成八韵,故称“温八叉”。其词秾丽绵密,为“花间派”鼻祖,代表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等开五代词风;诗亦工丽,与李商隐并称“温李”。仕途坎坷,因恃才傲物得罪权贵,终身困顿。作品多写闺情闺怨,词藻华美,对宋婉约词影响深远。

温庭筠的诗

相关推荐

杨花

〔唐代〕吴融

不斗秾华不占红,自飞晴野雪濛濛。

百花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

杨叛儿

〔唐代〕李白

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

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

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

杨氏之子

〔南北朝〕刘义庆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杨柳枝词九首

〔唐代〕刘禹锡

【其一】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其二】

南陌东城春早时,相逢何处不依依?

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

【其三】

凤阙轻遮翡翠帏,龙墀遥望麴尘丝。

御沟春水相晖映,狂杀长安少年儿。

【其四】

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

城东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其五】

花萼楼前初种时,美人楼上斗腰支。

如今抛掷长街里,露叶如啼欲恨谁?

【其六】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

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其七】

御陌青门拂地垂,千条金缕万条丝。

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

【其八】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绾别离。

【其九】

轻盈袅娜占年华,舞榭妆楼处处遮。

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

杨柳青

〔明代〕吴承恩

村旗夸酒莲花白,津鼓开帆杨柳青。

壮岁惊心频客路,故乡回首几长亭。

春深水涨嘉鱼味,海近风多健鹤翎。

谁向高楼横玉笛,落梅愁绝醉中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