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

〔唐代〕耿湋

反照入闾巷,忧来与谁语。

古道无人行,秋风动禾黍。

作品简介

《秋日》是唐代诗人耿湋创作的一首抒发感伤情绪的咏史怀古诗。此诗描绘秋日傍晚的寂静凄凉景色,抒发了满怀忧愁而又无人“共语”的悲哀。前两句描绘凄凉的秋暮景色,渲染作者的悲凉心情;后两句从近景转向远景,借“黍离之悲”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惆怅之感。全诗以朴素自然的语言,从写静态的景物开始,以动态的景物结束,其间由景而情,又由情而景,以景结情。这种写法使诗意余象外,蕴藉隽永。

创作背景

曾经繁荣鼎盛的唐王朝经过安史之乱后,山河寥落,城乡破败。尤其是昔日繁华热闹的古城长安,更呈现出一番萧条凄凉的景象。诗人耿湋面对此情此景,感慨万千,无尽的悲哀涌上心头,因写下《秋日》此诗。

翻译注释

翻译

夕阳的斜照,射入了深深的闾巷,有谁和我说话,排解新来的忧伤。

古道荒凉,黄昏时很少看到行人,秋风掀动禾黍,我愁思绵绵无量。

注释

(1)反照:即返照,夕阳的返光。

(2)闾巷:里巷,乡里。

(3)忧来与谁语:一作“愁来谁共语”。

(4)无:一作“少”

(5)禾黍:禾与黍。泛指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

全文拼音版

qiū
fǎnzhàoxiàngyōuláishuí
dàorénxíngqiūfēngdòngshǔ

作者介绍

耿湋(生卒年不详),字洪源,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宝应二年进士,官至左拾遗。其诗多写羁旅愁思与山水田园,《秋日》《赠山老人》等作语言质朴,意境清冷。与卢纶、司空曙等交游密切,诗风相近,皆工于五律。《全唐诗》存其诗二卷,虽存世作品不多,但艺术成就较高,体现了大历诗人追求简淡的审美倾向,对中唐山水诗发展有一定影响。

耿湋的诗

相关推荐

秋宿湘江遇雨

〔五代〕谭用之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秋胡行

〔魏晋〕曹丕

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

嘉肴不尝,旨酒停杯。

寄言飞鸟,告余不能。

俯折兰英,仰结桂枝。

佳人不在,结之何为?

从尔何所之?乃在大海隅。

灵若道言,贻尔明珠。

企予望之,步立踟蹰。

佳人不来,何得斯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