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乡春·唤起一声人悄》是北宋秦观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首两句写室内,后三句写室外。上片虽然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读者仍能体会到词人面对美丽春色时的复杂心情:既有欣喜,又有忧愁。下片首两句写宴饮。接下来两句便写醉态。末句以醉乡的广大和人间的逼仄作对比,以寓词人在现实中处处碰壁,路越走越窄,只有进入醉乡,才能获得短暂的慰藉。纵观全词,不仅无一字一句明写愁苦,反而貌似旷达,然细细品味,则愁绪缭绕,难以排遣。
醉乡春·唤起一声人悄
唤起一声人悄。衾冷梦寒窗晓。瘴雨过,海棠开,春色又添多少。
社瓮酿成微笑。半缺瘿瓢共舀。觉倾倒,急投床,醉乡广大人间小。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北宋元符元年(1098年),秦观奉诏离开郴州(今湖南郴州)赴横州(今广西横州),离家乡更远,心情更为恶劣。据当地的方志记载,秦观到达横州后,寄居在浮槎馆。城西有座海棠桥,桥南北种满海棠花。海棠花间住着一位姓祝的老书生。祝老先生听说秦观来了,高兴极了,邀请他来家做客。秦观借酒浇愁,喝得酩酊大醉,留宿在老先生家里。第二天他创作了此词,题写在桥柱上。
翻译注释
翻译
睡梦中被叫起,周围静悄悄的。刚做完梦,起来后感觉到被子抵御不住寒气。瘴雨过后,海棠花开,又添了不少春色。
看到刚酿成的社酒,我禁不住高兴了起来。拿着缺了一半的瘿瓢与主人家共同舀着社酒喝。喝醉了急忙倒在床上,梦中广大而人间小。
注释
(1)唤起:把“某人”从睡梦中叫起。
(2)衾冷:《冷斋夜话》作“衾暖”,《诗话总龟》作“衾枕”。衾(qīn):被子。
(3)瘴雨:旧指中国南方和西南方山林间湿热之气郁结而成、易致人疾病的雨。
(4)社瓮:社日祭祀土地神用的酒瓮。社,土地神。
(5)瘿瓢:即瘿木瓢,以瘿木做成的酒瓢。 瘿(yǐng),一作椰。
(6)舀:用瓢、勺等盛取东西。
(7)倾倒:《词律》作“颠倒”。
(8)醉乡:醉酒后神志不清的境界。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秦观的诗
相关推荐
法曲献仙音·虚阁笼寒
虚阁笼寒,小帘通月,暮色偏怜高处。树隔离宫,水平驰道,湖山尽入尊俎。奈楚客,淹留久,砧声带愁去。
屡回顾,过秋风未成归计。谁念我、重见冷枫红舞。唤起淡妆人,问逋仙今在何许?象笔鸾笺,甚而今、不道秀句。怕平生幽恨,化作沙边烟雨。
赠防江卒六首·其五
战地春来血尚流,残烽缺堠满淮头。
明时颇牧居深禁,若见关山也自愁。
稻田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䎬稏肥。
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
三月晦日游越王台二首·其一
榕树梢头访古台,下看碧海一琼杯。
越王歌舞春风处,今日春风独自来。
贺新郎·柳暗清波路
柳暗清波路。送春归、猛风暴雨,一番新绿。千里潇湘葡萄涨,人解扁舟欲去。又樯燕、留人相语。艇子飞来生尘步,唾花寒、唱我新番句。波似箭,催鸣橹。
黄陵祠下山无数。听湘娥、泠泠曲罢,为谁情苦。行到东吴春已暮,正江阔、潮平稳渡。望金雀、觚棱翔舞。前度刘郎今重到,问玄都、千树花存否。愁为倩,幺弦诉。
水口行舟二首
【其一】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其二】
郁郁层峦夹岸青,春山绿水去无声。
烟波一棹知何许?鶗鴃两山相对鸣。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春花闻杜鹃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燕。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
茅盖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首清新杜甫篇。
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
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
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
鲁酒若琥珀,汶鱼紫锦鳞。
山东豪吏有俊气,手携此物赠远人。
意气相倾两相顾,斗酒双鱼表情素。
双鳃呀呷鳍鬣张,拨剌银盘欲飞去。
呼儿拂几霜刃挥,红肌花落白雪霏。
为君下箸一餐饱,醉著金鞍上马归。
樱桃花
樱桃花,一枝两枝千万朵。
花砖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