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子规》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一首婉约词,以子规(杜鹃)啼鸣为意象,抒发了深切的思归之情。上阕“江南三月春光老”点明暮春时节,营造出时光流逝的哀愁;“露和啼血染花红”化用杜鹃啼血的典故,暗喻离恨之深。下阕“云垂玉枕屏山小”转入闺阁场景,以梦惊觉表现思念之切;末句“人心应不似伊心”直抒胸臆,埋怨游子不如杜鹃懂归,将情感推向高潮。全词借物喻人,语言凄美,展现了欧阳修词作中深婉哀怨的一面。
玉楼春·子规
江南三月春光老,月落禽啼天未晓。露和啼血染花红,恨过千家烟树杪。
云垂玉枕屏山小,梦欲成时惊觉了。人心应不似伊心,若解思归归合早。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在欧阳修所处年代,很多男人独自在外恣情游荡,寻欢逐乐,而其妻子被幽囚于深闺之中,独守空闺,无法掌握自身命运。这些女子既期盼丈夫归来,又对其埋怨。欧阳修看到这一现象,写下这首思妇词。
翻译注释
翻译
江南三月已经是暮春时节,春光已经渐渐逝去,月亮落下,杜鹃鸟在枝头啼鸣,天还没有亮。杜鹃鸟啼出的鲜血将鲜花染红,遗憾经过千家烟树的梢头。
(女主人公)躺在床上,满头云发垂在玉枕上面,梦刚要做成就被杜鹃啼叫声惊醒。行人的心应该不似杜鹃鸟一心思归,如果他知道思归,就应该早点回来啊。
注释
(1)禽啼:此处指杜鹃鸟啼叫。
(2)啼血:传说中,杜鹃鸟啼叫时啼出血。
(3)杪:树枝细梢。
(4)云:云髻,代指头发。
(5)屏山:屏风。
(6)伊:它,代指丈夫。
(7)若解思归:杜鹃啼声若不如归去,后人常用来写思归之情。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欧阳修的诗
相关推荐
玉楼春·皇都今夕知何夕
皇都今夕知何夕。特地风光盈绮陌。金丝玉管咽春空,蜡炬兰灯晓夜色。
凤楼十二神仙宅。珠履三千鸩鹭客。金吾不禁六街游,狂杀云踪并雨迹。
玉楼春·今年花事垂垂过
今年花事垂垂过,明岁花开应更亸。看花终古少年多,只恐少年非属我。
劝君莫厌尊罍大,醉倒且拚花底卧。君看今日树头花,不是去年枝上朵。
玉楼春·梅花过了仍风雨
梅花过了仍风雨,著意伤春天不许。西园词酒去年同,别是一番惆怅。
一枝照水浑无语,日见花飞随水去。断红还逐晚潮回,相映枝头红更苦。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
阑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
玉楼春·戏林推
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青钱换酒日无何,红烛呼卢宵不寐。
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
玉楼春·和吴见山韵
阑干独倚天涯客。心影暗凋风叶寂。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
霜花强弄春颜色。相吊年光浇大白。海烟沈处倒残霞,一杼鲛绡和泪织。
玉楼春·京市舞女
茸茸狸帽遮梅额,金蝉罗翦胡衫窄。乘肩争看小腰身,倦态强随闲鼓笛。
问称家住城东陌,欲买千金应不惜。归来困顿殢春眠,犹梦婆娑斜趁拍。
玉楼春·西园花落深堪扫
西园花落深堪扫,过眼韶华真草草。开时寂寂尚无人,今日偏嗔摇落早。
昨朝却走西山道,花事山中浑未了。数峰和雨对斜阳,十里杜鹃红似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