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是南宋著名词人姜夔的作品,上片以雁怯重云,画船载愁,浪打船头等惨淡景象反衬归家之欢欣,下片以春浦渐绿,小梅长枝,灯火催归等热闹景象突出了作者归心似箭的心情。以哀景写欢乐,以淡笔写浓情。
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这首词写还家过年之情。过年是中国家庭天伦之乐的重要体现。家往往是中国人人生理想的起点和躲风避雨的港湾。特别是对多年飘泊在外的游子,家的感觉异常温馨。姜夔一生布衣,以清客身份依人篱下,辗转飘泊,除夕不能回家过年,已是常事。宋宁宗庆元二年丙辰除夕前五日,姜夔从无锡乘船归杭州(当时白石移家杭州,依张鉴门下),途中经过吴松,遂作此词。
翻译注释
翻译
重叠的彤云低压着,连大雁也吓得不肯啼叫了。当航船经过石塘西畔时,我心中的愁苦更加浓重。船儿被迎头打来的风浪恶作剧地摆布着。
迎着归棹,春天的河岸上已逐渐生出一层嫩绿;小小的梅树,新枝该长得压着门楣了吧?一年一度的灯节已经开始了,仿佛在催促我:快点回来啊!
注释
(1)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沙溪》。后用为词牌,上下片三个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两体。
(2)丙辰岁:庆元二年(1196),岁不尽五日:谓除夕前五日。
(3)吴松:江名。古称松江。
(4)重云:重重云层。
(5)石塘:在苏州的小长桥。
(6)打头风浪:迎头风浪。
(7)恶:猛,厉害。
(8)禁持:“禁”通“今”,摆布。
(9)浦:水滨。
(10)棹:划船的工具,船桨,也指船。
(11)长亚门:长得靠近门楣。
(12)一年灯火:指春节至元宵节的灯笼、焰火之类。
(13)要:通“邀”。陶渊明《桃花源记》:“便要还家。”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姜夔的诗
相关推荐
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阑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浣溪沙·才过苕溪又霅溪
才过苕溪又霅溪,短松疏竹媚朝晖,去年此际远人归。
烧后更无千里草,雾中不隔万家鸡。风光浑异去年时。
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
门隔花深梦旧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东风临夜冷于秋。
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浣溪沙·夜永衾寒梦不成
夜永衾寒梦不成,当轩减尽半天星,带霜宫阙日初升。
客里欢娱和睡减,年来哀乐与词增,更缘何物遣孤灯。
浣溪沙·天末同云黯四垂
天末同云黯四垂,失行孤雁逆风飞。江湖寥落尔安归?
陌上金丸看落羽,闺中素手试调醯。今宵欢宴胜平时。
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
无恙年年汴水流。一声水调短亭秋。旧时明月照扬州。
曾是长堤牵锦缆,绿杨清瘦至今愁。玉钩斜路近迷楼。
浣溪沙·昨夜新看北固山
昨夜新看北固山,今朝又上广陵船。金焦在眼苦难攀。
猛雨自随汀雁落,湿云常与暮鸦寒。人天相对作愁颜。
浣溪沙·抛却无端恨转长
抛却无端恨转长,慈云稽首返生香。妙莲花说试推详。
但是有情皆满愿,更从何处著思量。篆烟残烛并回肠。
浣溪沙·云澹风高叶乱飞
云淡风高叶乱飞,小庭寒雨绿苔微,深闺人静掩屏帷。
粉黛暗愁金带枕,鸳鸯空绕画罗衣,那堪辜负不思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