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舟者歌

〔隋代〕无名氏

我儿征辽东,饿死青山下。

今我挽龙舟,又阻隋堤道。

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小。

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

寒骨枕荒沙,幽魂泣烟草。

悲损门内妻,望断吾家老。

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

引其孤魂回,负其白骨归!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我儿征辽东,饿死青山下。

我的哥哥去东征高句丽,已经在青山下活活饿死。

今我挽龙舟,又阻隋堤道。

我今日为皇帝龙舟拉纤,被困在这千里长的隋堤。

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小。

现如今普天下正闹饥荒,一路上已没有多少粮米。

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

望前方还有长长的路程,如何能平安地返回故里?

寒骨枕荒沙,幽魂泣烟草。

荒沙中的寒骨令人哀叹,幽魂野鬼在荒草中悲泣。

悲损门内妻,望断吾家老。

家中的妻子在日夜哀伤,高堂二老不见儿的影子。

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

怎能遇到一位侠义之人,怜悯这不知姓名的尸体。

引其孤魂回,负其白骨归!

引领这个孤魂返回故乡,背负这白骨回到家中去。

注释

(1)辽东:郡、国名。战国燕置郡,辖境相当于今辽宁大凌河以东。西晋改为国。十六国后燕末地入高句丽。隋大业七年至十年(611-614),炀帝三次东征高句丽。

(2)青山:在今辽宁义县东北。

(3)挽龙舟:在岸上牵引帝王所乘的船。

(4)隋堤:炀帝开通济渠,沿河筑堤种柳,谓之隋堤。

(5)方:正当。

(6)路粮:途中所需粮米。

(7)些:少量。

(8)安:如何、怎么。

(9)枕:横躺。一作“惋”。

(10)悲损:因悲伤而瘦损。

(11)老:长辈,老父、老母。

(12)义男儿:仗义的男子汉。

(13)无主尸:设想自己死后,尸体无人料理。

(14)负:背,担负。

挽舟者歌拼音版

wǎnzhōuzhě
érzhēngliáodōng饿èqīngshānxià
jīnwǎnlóngzhōuyòusuídào
fāngjīntiānxiàliángxiēxiǎo
qiánsānqiānchéngshēnānbǎo
hánzhěnhuāngshāyōuhúnyāncǎo
bēisǔnménnèiwàngduànjiālǎo
ānnánérfénzhǔshī
yǐnhúnhuíbáiguī

作品简介

《挽舟者歌》是隋大业三年(616年)隋炀帝第三次下江都时,挽舟的民夫所唱的一首民谣。这首民谣真实地揭露了隋炀帝好大喜功,穷兵黩武,骄奢淫逸给百姓带来的极其深重的灾难。诗的后四句,纤夫更料自己劳身焦思,饥寒交迫,断无生还的可能,竟委以“义男儿”“焚此无主尸,引其孤魂回,负其白骨归”,凄凄切切,悲不自胜,抒发了人民群众对暴政的控诉。同时也说明了当时的生活十分困难,又加上朝廷的无能,老百姓们苦不堪言,所以有感而发,反映了黑暗社会普通人民的悲惨命运。

创作背景

隋炀帝即位后,大兴土木,营建东都洛阳及各处离宫四十余所;他还增筑长城,开凿运河,并发动了对吐浑和高丽的大规模战争;他还从洛阳坐船三下江都(今江苏扬州),驱使数万船工拉纤。这浩繁的劳役、兵役,加上苛虐的横征暴敛,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整个隋炀帝时代,可谓赋重役繁,民不堪生。《挽舟者歌》这首民谣,就是隋大业十三年(616年),隋炀帝三下江都时,挽舟民夫们感于处境所作。

相关诗文

郑风·出其东门

〔先秦〕诗经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闍,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长相思

〔唐代〕白居易

九月西风兴,月冷霜华凝。

思君秋夜长,一夜魂九升。

二月东风来,草坼花心开。

思君春日迟,一夜肠九回。

妾住洛桥北,君住洛桥南。

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

有如女萝草,生在松之侧。

蔓短枝苦高,萦回上不得。

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

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

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

泛沔州城南郎官湖

〔唐代〕李白

张公多逸兴,共泛沔城隅。

当时秋月好,不减武昌都。

四座醉清光,为欢古来无。

郎官爱此水,因号郎官湖。

风流若未减,名与此山俱。

石崇与王恺争豪

〔南北朝〕刘义庆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

崇曰:“不足恨,今还卿。”

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惘然自失。

思旧赋

〔魏晋〕向秀

将命适于远京兮,遂旋反而北徂。

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

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乎城隅。

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

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

惟古昔以怀今兮,心徘徊以踌躇。

栋宇存而弗毁兮,形神逝其焉如。

昔李斯之受罪兮,叹黄犬而长吟。

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

托运遇于领会兮,寄余命于寸阴。

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

停驾言其将迈兮,遂援翰而写心。

定风波·重阳

〔宋代〕苏轼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

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