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晚年创作的一首闲适词作。此词以简淡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幽静寂寥的庭院图景,通过"苔痕遍布"、"春寂寂"等意象,营造出超然物外的隐逸氛围。下阕"为谁零落为谁开"的诘问,既是对自然花开花落的哲理思考,也暗含作者历经政治沉浮后的人生感悟。全词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幽深远,体现了王安石晚年词作返璞归真的艺术特色。
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
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人来?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此词当作于王安石晚年退隐金陵(今南京)时期。经历变法失败后,王安石归隐半山园,过着远离朝堂的闲居生活。词中"百亩中庭"的苔痕寂景,正是其居所环境的真实写照。"爱闲能有几人来"的感叹,既反映了政治失意后的门庭冷落,也表现出对世态炎凉的超脱。全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照,展现了作者历经沧桑后追求心灵宁静的精神境界,是研究王安石晚年思想的重要作品。
翻译注释
翻译
很大的庭院,里有一半长满了青苔,门前的白沙道曲曲折折,和清清的溪流缠绕在一起。平日里没有几个人过来,我喜爱这宁静的生活。
小院和回廊在春天里都寂静无声,山坡上溪水边三三两两地栽着几棵桃树和杏树。在这个寂寞的地方。请问你们是为谁凋谢又为谁开放的呢?
注释
(1)浣溪沙:词牌名,本唐教坊曲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双调四十二字,五平韵。
(2)百亩:概数,形容庭园极大。
(3)半是苔:一半长满了青苔。
(4)白道:洁白的小道。
(5)山桃溪杏:山中的桃,溪畔的杏。暗喻身处山水之中。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王安石的诗
相关推荐
浣溪沙·徐州藏春阁园中
惭愧今年二麦丰,千畦细浪舞晴空。化工余力染夭红。
归去山公应倒载,阑街拍手笑儿童。甚时名作锦薰笼。
浣溪沙·锦帐重重卷暮霞
锦帐重重卷暮霞,屏风曲曲斗红牙,恨人何事苦离家。
枕上梦魂飞不去,觉来红日又西斜,满庭芳草衬残花。
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
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惟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浣溪沙·洞庭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
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
无恙年年汴水流。一声水调短亭秋。旧时明月照扬州。
曾是长堤牵锦缆,绿杨清瘦至今愁。玉钩斜路近迷楼。
浣溪沙·雨歇梧桐泪乍收
雨歇梧桐泪乍收,遣怀翻自忆从头。摘花销恨旧风流。
帘影碧桃人已去,屧痕苍藓径空留。两眉何处月如钩?
浣溪沙·送叶淳老
阳羡姑苏已买田,相逢谁信是前缘。莫教便唱水如天。
我作洞霄君作守,白头相对故依然。西湖知有几同年。
浣溪沙·天碧罗衣拂地垂
天碧罗衣拂地垂,美人初着更相宜,宛风如舞透香肌。
独坐含颦吹凤竹,园中缓步折花枝,有情无力泥人时。
浣溪沙·钿毂香车过柳堤
钿毂香车过柳堤,桦烟分处马频嘶,为他沉醉不成泥。
花满驿亭香露细,杜鹃声断玉蟾低,含情无语倚楼西。
浣溪沙·赋清虚
强欲加餐竟未佳,只宜长伴病僧斋。心似风吹香篆过,也无灰。
山上朝来云出岫,随风一去未曾回。次第前村行雨了,合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