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

〔宋代〕王安石

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人来?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

作品简介

《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晚年创作的一首闲适词作。此词以简淡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幽静寂寥的庭院图景,通过"苔痕遍布"、"春寂寂"等意象,营造出超然物外的隐逸氛围。下阕"为谁零落为谁开"的诘问,既是对自然花开花落的哲理思考,也暗含作者历经政治沉浮后的人生感悟。全词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幽深远,体现了王安石晚年词作返璞归真的艺术特色。

创作背景

《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此词当作于王安石晚年退隐金陵(今南京)时期。经历变法失败后,王安石归隐半山园,过着远离朝堂的闲居生活。词中"百亩中庭"的苔痕寂景,正是其居所环境的真实写照。"爱闲能有几人来"的感叹,既反映了政治失意后的门庭冷落,也表现出对世态炎凉的超脱。全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照,展现了作者历经沧桑后追求心灵宁静的精神境界,是研究王安石晚年思想的重要作品。

翻译注释

翻译

很大的庭院,里有一半长满了青苔,门前的白沙道曲曲折折,和清清的溪流缠绕在一起。平日里没有几个人过来,我喜爱这宁静的生活。

小院和回廊在春天里都寂静无声,山坡上溪水边三三两两地栽着几棵桃树和杏树。在这个寂寞的地方。请问你们是为谁凋谢又为谁开放的呢?

注释

(1)浣溪沙:词牌名,本唐教坊曲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双调四十二字,五平韵。

(2)百亩:概数,形容庭园极大。

(3)半是苔:一半长满了青苔。

(4)白道:洁白的小道。

(5)山桃溪杏:山中的桃,溪畔的杏。暗喻身处山水之中。

全文拼音版

huànshā··bǎizhōngtíngbànshìtái
bǎizhōngtíngbànshìtáiménqiánbáidàoshuǐyínghuíàixiánnéngyǒurénlái
xiǎoyuànhuílángchūnshāntáoxìngliǎngsānzāiwèishuílíngluòwèishuíkāi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江西临川人。他主持“熙宁变法”,推行青苗法、募役法等新政,力图富国强兵,虽争议巨大却影响深远。文学成就斐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文峭拔简劲,政论犀利,代表作《元日》《泊船瓜洲》等传诵千古。晚年退居江宁(今南京),潜心著述。谥号“文”,世称王文公,其改革精神与文学造诣对后世影响深远。

王安石的诗

相关推荐

浣溪沙·赋清虚

〔宋代〕辛弃疾

强欲加餐竟未佳,只宜长伴病僧斋。心似风吹香篆过,也无灰。

山上朝来云出岫,随风一去未曾回。次第前村行雨了,合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