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宣和·毛氏池亭》是元代散曲作家张可久创作的一支散曲,此曲描绘了一幅“倚楼听雨赏荷图”,动静结合的画面烘托了作者的闲适心境。全曲不着一字写作者的心情,但字字透露出作者的心境,语言清新淡雅,意境殊胜。
庆宣和·云影天光乍有无
云影天光乍有无,老树扶疏。万柄高荷小西湖。听雨,听雨。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庆宣和·毛氏池亭》这首散曲作于作者观赏毛氏池亭之时,其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考,毛氏池亭也不详何地。
翻译注释
翻译
一片片飞云遮掩阳光,天色一会儿晴一会儿阴,孤老的树枝叶仍旧繁茂不减郁郁葱葱,小西湖一万柄荷叶上,响着淅淅沥沥的雨打荷叶声。
注释
(1)庆宣和:曲牌名,属双调。句式:七四、七二二。
(2)天光:日光。
(3)乍有无:忽有忽无。
(4)老树扶疏:老树枝叶分披的样子。扶疏,枝叶繁茂分披的样子。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张可久的诗
相关推荐
陇西行四首·其一
汉主东封报太平,无人金阙议边兵。
纵饶夺得林胡塞,碛地桑麻种不生。
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
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
大夫讨匈奴,前月西出师。
甲兵未得战,降虏来如归。
橐驼何连连,穹帐亦累累。
阴山烽火灭,剑水羽书稀。
却笑霍嫖姚,区区徒尔为。
西郊候中军,平沙悬落晖。
驿马从西来,双节夹路驰。
喜鹊捧金印,蛟龙盘画旗。
如公未四十,富贵能及时。
直上排青云,傍看疾若飞。
前年斩楼兰,去岁平月支。
天子日殊宠,朝廷方见推。
何幸一书生,忽蒙国士知。
侧身佐戎幕,敛衽事边陲。
自逐定远侯,亦著短后衣。
近来能走马,不弱并州儿。
桓灵时童谣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秋宿湘江遇雨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江神子慢·玉台挂秋月
玉台挂秋月,铅素浅、梅花傅香雪。冰姿洁,金莲衬、小小凌波罗袜。雨初歇,楼外孤鸿声渐远,远山外、行人音信绝。此恨对语犹难,那堪更寄书说。
教人红消翠减,觉衣宽金缕,都为轻别。太情切,消魂处、画角黄昏时节。声呜咽。落尽庭花春去也,银蟾迥,无情圆又缺。恨伊不似余香,惹鸳鸯结。
钗头凤·世情薄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书光化军寺壁
万家云树水边州,千里秋风一锡游。
晚渡无人过疏雨,乱峰寒翠入西楼。
浣溪沙·马上凝情忆旧游
马上凝情忆旧游,照花淹竹小溪流,钿筝罗幕玉搔头。
早是出门长带月,可堪分袂又经秋,晚风斜日不胜愁。
登百丈峰二首·其二
晋武轻后事,惠皇终已昏。
豺狼塞瀍洛,胡羯争乾坤。
四海如鼎沸,五原徒自尊。
而今白庭路,犹对青阳门。
朝市不足问,君臣随草根。
咏内人昼眠诗
北窗聊就枕,南檐日未斜。
攀钩落绮障,插捩举琵琶。
梦笑开娇靥,眠鬟压落花。
簟文生玉腕,香汗浸红纱。
夫婿恒相伴,莫误是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