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谣》是南宋诗人陈造创作的一首乐府诗,这首诗描述农桑丰饶之年,一个农家各有分工共同努力从事紧张劳动的欢悦情景。诗歌刻画这家三个媳妇的不同个性及其在繁忙时刻的不同表现,并表达了农民对农业不断获取丰收的愿望,以及对改善生活的追求。全诗风调纯美,情趣盎然。
田家谣
麦上场,蚕出筐,此时只有田家忙。
半月天晴一夜雨,前日麦地皆青秧。
阴晴随意古难得,妇后夫先各努力。
倏凉骤暖蚕易蛾,大妇络丝中妇织。
中妇辍闲事铅华,不比大妇能忧家。
饭熟何曾趁时吃,辛苦仅得蚕事毕。
小妇初嫁当少宽,令伴阿姑顽过日。
明年愿得如今年,剩贮二麦饶丝绵。
小妇莫辞担上肩,却放大妇当姑前。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庆元二年(1196),此时作者在通判房州权知州事任上。因为风调雨顺和辛勤劳作,当地便出现了孟子所说的“乐岁终身饱”的景况。作者看到田家丰收后的喜悦,于是作《田家谣》诗以表赞叹之情。
翻译注释
翻译
麦子熟了,收割放在场院,蚕出了筐,这个时候也只有田家最忙碌了。
风调雨顺,半月天才下一个晚上的雨,过几天看麦地都是绿油油的麦秧。
天晴天雨都恰合农民的心愿,自古难得。妻子在家里,丈夫在农田里忙碌。
天气很快就从凉爽变得暖和,蚕很快结茧,茧破蛾出来,大媳妇在缫丝,儿媳妇在织布。
二媳妇忙里偷闲修饰打扮,和大媳妇相比,不能很好为家里操劳。
大媳妇饭做熟了都不能及时吃,辛辛苦苦等到养蚕的事情忙结束。
小妇刚刚过门,不好就让她辛苦,只是陪着阿婆玩笑度日。
希望明年还有今年这样的收成,能有多余的大麦、小麦和丝绵。
小媳妇不推辞挑起家务的担子,自己去劳动,让大媳妇在婆婆前侍奉相陪。
注释
(1)皆青秧:田地的秧苗都泛青。
(2)蚕易蛾:蚕很快结茧,茧破则蛾出。
(3)事铅华:修饰打扮之意。铅华:搽脸的粉。
(4)少:稍微。
(5)阿姑:即小姑。
(6)顽:嬉也。
(7)剩贮二麦饶丝绵:意为能有多余的大麦、小麦和丝绵。
(8)担上肩:挑起家务的担子。
(9)当姑前:在婆婆前侍奉相陪。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陈造的诗
相关推荐
田家三首·其三
古道饶蒺藜,萦回古城曲。
蓼花被堤岸,陂水寒更绿。
是时收获竟,落日多樵牧。
风高榆柳疏,霜重梨枣熟。
行人迷去住,野鸟竞栖宿。
田翁笑相念,昏黑慎原陆。
今年幸少丰,无厌饘与粥。
田园乐七首·其四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田家
数亩低田流水浑,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阴拂暑风光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田家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田园乐七首·其七
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
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
田家乐
稻穗堆场谷满车,家家鸡犬更桑麻。
漫栽木槿成篱落,已得清阴又得花。
田上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田翁叹
手植千树桑,文杏作中梁。
频年徭役重,尽属富田郎。
富田田业广,用此买金章。
昨日门前过,轩车满垂杨。
归来说向家,儿孙竟咨嗟。
不见千树桑,一浦芙蓉花。
田园言怀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田家
流水小桥江路景,疏篱矮屋野人家。
田园空阔无桃李,一段春光属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