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陈少逸席上用联句韵有赠》是宋代词人吴文英所作的一首词。上片借少妇思亲的描述,寄托自己对故土的怀念。开篇就秦望山与镜湖两名胜起兴,无端托出一被迫孤居的美人;下片更进一步追忆故土、亲人。借少妇思亲的形象描绘,寄托了词人对故国沦丧的忧虑之情,以表达对友人陈少逸的劝慰之意。企盼有朝一日能结束凄凉,破镜重圆。全词笼罩一层悲剧色彩,富有艺术感染力。
浣溪沙·陈少逸席上用联句韵有赠
秦黛横愁送暮云。越波秋浅暗啼昏。空庭春草绿如裙。
彩扇不歌原上酒,青门频返月中魂。花开空忆倚阑人。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浣溪沙·陈少逸席上用联句韵有赠》这首词的创作年代已不详。陈少逸为梦窗在苏州仓幕时的同事,这里的故乡既是指词人的第二故乡——苏州,也可指陈少逸的故土。从下片中可推断:陈少逸原籍在北方沦陷区,故词人作词寄意以赠。
翻译注释
翻译
秋日的一个黄昏,庭前空空,惟有碧草茸茸如绿色的厚裙平铺在地上。有位现居越地的少妇眉头紧锁,眼中含泪无可奈何地目送晚云飞向远方的故土。不知故乡中的亲人有否知道伊人此时的心中苦楚?
原先斟上的酒,因其思索多时,酒气已经淡薄过性,所以引不起少妇拿起彩扇翩翩起舞的兴致。故国(指北方沦陷区)虽破,但远离故土的“月中人”,仍是频梦故都的“青门”。可是伊人虽是殷切盼望,那远在故乡的亲人却终于不能前来与伊人倚栏共赏眼前盛开的花景了。
注释
(1)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此调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另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其词《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正体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
(2)陈少逸:吴文英好友,生平无考,当为越中人氏。
(3)秦黛:即绍兴秦望山的山峰。此喻女子的愁眉。
(4)越波:形容眼波。
(5)彩扇:代指美女。
(6)原上:郊野平地。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云:“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7)青门:本指长安东门外,这里指沦陷敌手的故都汴京。
(8)重返月中魂:用“破镜重圆”故事。孟启《本事诗·情感》载:南朝陈将亡时,驸马徐德言预料妻子乐昌公主将被人掠去,因破一铜镜,各执一半,为他日重见时的凭证,并约定正月十五日卖镜于市,以相探讯。陈亡、乐昌公主为杨素所得。徐德言至京城,正月十五日,遇一人叫卖破镜,与所藏半镜相合,遂题诗云:“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公主见诗,悲泣不食,杨素知之,使公主与德言重新团圆,偕归江南终老。后以“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离婚后重又完聚。此处“月中”指镜中。此句谓月夜常入梦来,人则不见矣。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吴文英的诗
相关推荐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熏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遗犀还解辟寒无?
浣溪沙·翠袖娇鬟舞石州
翠袖娇鬟舞石州,两行红粉一时羞,新声难逐管弦愁。
白发主人年未老,清时贤相望偏优。一尊风月为公留。
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澹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浣溪沙·湖上西风急暮蝉
湖上西风急暮蝉,夜来清露湿红莲。少留归骑促歌筵。
为别莫辞金盏酒,入朝须近玉炉烟。不知重会是何年。
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浣溪沙·古北口
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客中谁与换春衣。
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信回刚道别多时。
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桐树花香月半明,棹歌归去蟪蛄鸣。曲曲柳湾茅屋矮,挂鱼罾。
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
浣溪沙·雪颔霜髯不自惊
雪颔霜髯不自惊。更将翦彩发春荣。羞颜未醉已先赪。
莫唱黄鸡并白发,且呼张丈唤殷兄。有人归去欲卿卿。
浣溪沙·小兀喇
桦屋鱼衣柳作城,蛟龙鳞动浪花腥,飞扬应逐海东青。
犹记当年军垒迹,不知何处梵钟声,莫将兴废话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