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其六

〔唐代〕高适

秋日登滑台,台高秋已暮。

独行既未惬,怀土怅无趣。

晋宋何萧条,羌胡散驰鹜。

当时无战略,此地即边戍。

兵革徒自勤,山河孰云固。

乘闲喜临眺,感物伤游寓。

惆怅落日前,飘飖远帆处。

北风吹万里,南雁不知数。

归意方浩然,云沙更回互。

作品简介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其六》是高适融历史反思与羁旅情怀的雄浑之作。全诗以“秋日登台”为视角支点,在时空交错间展开多重意蕴:从“独行未惬”的个人寂寥,到“晋宋萧条”的历史苍茫,再到“兵革自勤”的军事批判,最终收束于“归意浩然”的云沙浩渺。诗中“北风吹万里”与“南雁不知数”构成空间张力,“山河孰云固”的诘问更突破传统山水诗格局,展现出早期高适向边塞诗风演进的重要轨迹。

创作背景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其六》此诗作于开元二十年(732年)前后,高适北游燕赵途经滑台时。当时唐东北边境契丹屡叛,诗人登临古战场触景生情:“羌胡驰骛”影射当下边患,“当时无战略”暗讽朝廷措置失当。在“怀土怅无趣”的个人愁绪中,突然插入宏阔历史视角,这种私人感受与公共关怀的瞬间联通,正是盛唐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写照,亦为后来《燕歌行》的创作埋下伏笔。

翻译注释

翻译

秋日登上滑台,滑台身处高处秋意已深。

独自前行未能称心,怀念故土更觉无趣。

晋宋时世何等萧条,外族肆意奔驰侵扰。

当时没有长远战略,此地便成了边疆戍所。

战争白白劳民,山河谁说能稳固?

乘闲时喜爱登高远望,触景生情感伤漂泊异乡。

在落日下沉思惆怅,看远方船帆飘摇而去。

北风吹遍万里大地,南飞的大雁不计其数。

归乡的心意正浩然兴起,云沙却又回环交错阻断归途。

注释

(1)怀土:怀恋故土。

(2)晋宋:两晋和南朝宋。因五胡乱华,东晋偏安江左,至刘宋犹然故称。

(3)羌胡:指我国古代的羌族和匈奴族,亦用以泛称我国古代西北部的少数民族。

(4)驰骛:疾驰,奔腾。

(5)此地即边戍:指滑台当时已成为边戍之地。因滑台为战略重地,历史上曾几次沦陷:东晋安帝隆安二年鲜卑族慕容德建立南燕,都滑台;义熙六年为刘裕的北伐军所灭;宋文帝元嘉八年,檀道济北伐失利,滑台又陷入北魏的统治之下。

(6)游寓:寓居他乡。

(7)回互:回环交错。

全文拼音版

shèhuángzhōngzuòshísānshǒu··liù
qiūdēnghuátáitáigāoqiū
xíngwèiqiè怀huáichàng
jìnsòngxiāotiáoqiāngsànchí
dāngshízhànlüèbiānshù
bīngqínshānshúyún
chéngxiánlíntiàogǎnshāngyóu
chóuchàngluòqiánpiāoyáoyuǎnfānchù
běifēngchuīwànnányànzhīshù
guīfānghàorányúnshāgènghuí

作者介绍

高适(704—765),字达夫,唐代著名边塞诗人,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其诗雄浑豪放,多写边塞风光与军旅生活,与岑参并称“高岑”,代表作《燕歌行》《别董大》等慷慨悲壮,展现盛唐气象。早年潦倒,后从军边塞,官至淮南、剑南节度使,封渤海县侯,是唐代诗人中仕途最显达者之一。诗风质朴刚健,充满建功立业之志,为边塞诗派杰出代表。

相关推荐

自洛之越

〔唐代〕孟浩然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

〔唐代〕李白

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

始经瞿唐峡,遂步巫山巅。

巫山高不穷,巴国尽所历。

日边攀垂萝,霞外倚穹石。

飞步凌绝顶,极目无纤烟。

却顾失丹壑,仰观临青天。

青天若可扪,银汉去安在?

望云知苍梧,记水辨瀛海。

周游孤光晚,历览幽意多。

积雪照空谷,悲风鸣森柯。

归途行欲曛,佳趣尚未歇。

江寒早啼猿,松暝已吐月。

月色何悠悠,清猿响啾啾。

辞山不忍听,挥策还孤舟。

自宣城赴官上京

〔唐代〕杜牧

潇洒江湖十过秋,酒杯无日不迟留。

谢公城畔溪惊梦,苏小门前柳拂头。

千里云山何处好,几人襟韵一生休。

尘冠挂却知闲事,终拟蹉跎访旧游。

自叙

〔唐代〕杜荀鹤

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

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

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

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

自叹

〔明代〕夏完淳

功名不可成,忠义敢自废?

烈士贵殉名,达人任遗世。

自愧湖海人,卓荦青云志。

虽无英雄姿,自与俦伍异。

美人来何迟?景光日云逝。

谁不誓捐躯?杀身良不易。

百年在一旦,神仙安可冀?

荣名复何为,寂寞千古事。

自遣

〔唐代〕齐己

了然知是梦,既觉更何求?

死入孤峰去,灰飞一烬休。

云无空碧在,天静月华流。

免有诸徒弟,时来吊石头。

自相矛盾

〔先秦〕韩非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

〔唐代〕李白

去岁左迁夜郎道,琉璃砚水长枯槁。

今年敕放巫山阳,蛟龙笔翰生辉光。

圣主还听子虚赋,相如却与论文章。

愿扫鹦鹉洲,与君醉百场。

啸起白云飞七泽,歌吟渌水动三湘。

莫惜连船沽美酒,千金一掷买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