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秋轮台

〔唐代〕岑参

异域阴山外,孤城雪海边。

秋来唯有雁,夏尽不闻蝉。

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羶。

轮台万里地,无事历三年。

作品简介

《首秋轮台》是唐代诗人岑参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首写轮台的偏远,次写轮台的苦寒,再写轮台的凄凉,最后表露久居轮台的怅惘愁思。此诗以凝炼的语言,描绘边城初秋的风光,生动而形象地勾勒出一种高旷、辽阔、恬美的意境。

创作背景

《首秋轮台》作于公元756年初秋,岑参是年四十岁,距第二次赴北庭整三年。公元756年秋,岑参在西域北庭已度过三年时光。岑参作《首秋轮台》之时,应该是已经做好了返囬内地之准备,因此,诗歌短短五言八句,却似总结西域生活一般,使人读之,马上即可感受西域之生活情形。

翻译注释

翻译

身居异域在那阴山西面,轮台孤城位于雪海旁边。

秋季已到只见行行飞雁,夏日刚过不闻声声鸣蝉。

秋雨时时打得毡墙潮湿,秋风阵阵吹过帐幕腥腔。

轮台之地距离家乡万里,边地无事已经过去三年!

注释

(1)首秋:初秋。

(2)阴山:天山。

(3)孤城:指轮台城。

(4)毡墙:毡房的墙。

(5)毳幕:与毡墙同义。

全文拼音版

shǒuqiūlúntái
yīnshānwàichéngxuěhǎibiān
qiūláiwéiyǒuyànxiàjìnwénchán
zhānqiáng湿shīfēngyáocuìshān
lúntáiwànshìsānnián

作者介绍

岑参(717—770),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荆州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其诗雄奇瑰丽,多描绘西域风光与军旅生活,与高适并称“高岑”,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等充满浪漫豪情。曾两度从军西域,官至嘉州刺史。诗风壮阔激昂,善用夸张想象,展现了盛唐边塞诗的巅峰成就,对后世边塞文学影响深远。

岑参的诗

相关推荐

春日独酌二首·其一

〔唐代〕李白

东风扇淑气, 水木荣春晖。

白日照绿草, 落花散且飞。

孤云还空山, 众鸟各已归。

彼物皆有讬, 吾生独无依。

对此石上月, 长歌醉芳菲。

龙冈漫兴五首·其一

〔明代〕王守仁

投荒万里入炎州,却喜官卑得自由。

心在夷居何有陋,身虽吏隐未忘忧。

春山卉服时相问,雪寨蓝舆每独游。

拟把犁锄从许子,谩将弦诵止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