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闻笛

〔元代〕萨都剌

何人吹笛秋风外,北固山前月色寒。

亦有江南未归客,徘徊终夜倚阑干。

作品简介

《秋夜闻笛》是元代诗人萨都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点名了时间和地点,营造清冷的氛围;后两句描写自己“徘徊”、“倚阑干”,表达了深深的乡愁。诗句纯朴简单,却感人至深。

创作背景

《秋夜闻笛》这首诗是萨都剌客居江南的时候,夜晚听闻笛声而作。萨龙光把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定为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此时萨都剌登进士第后被派往镇江,任京口录事司达鲁花赤。萨都剌年少时由于家庭遭到变故,不得已出门经商,为家人衣食奔忙。他的早期诗作屡次提到天涯寥落、不能与家人团聚的痛苦,如《客中九日二首》即有“寥落天涯岁月赊,每逢佳节每思家”等句。

翻译注释

翻译

不知道是什么人在秋风里吹起竹笛,北固山在夜色里清晰可辨,冷冷的月光让人遍体生寒。

还有身在江南不能回家的北方过客,整夜徘徊,只能倚在栏干边,望月怀念亲人和家乡。

注释

(1)北固山:在江苏省镇江市东北,有南、中、北三峰。北峰三面临江,形势险要,故称“北固”。

(2)阑干:指代栏杆。

全文拼音版

qiūwén
rénchuīqiūfēngwàiběishānqiányuèhán
yǒujiāngnánwèiguīpáihuáizhōnglángàn

作者介绍

萨都刺(1272—1355),字天锡,号直斋,蒙古族,父因军功居雁门(今山西代县),故为雁门人。泰定进士,授翰林应奉,后出任南御史台掾、淮西宪司经历等职。弃官后隐居安庆司空山。诗多写自然景色,清新绮丽。有《雁门集》。

萨都剌的诗

相关推荐

秋日酬王昭仪

〔元代〕汪元量

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

黄金台隗少知己,碧玉调将空好音。

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

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萧萧入短襟。

秋雨夜眠

〔唐代〕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秋夕

〔清代〕黄景仁

桂堂寂寂漏声迟,一种秋怀两地知。

羡尔女牛逢隔岁,为谁风露立多时。

心如莲子常含苦,愁似春蚕未断丝。

判逐幽兰共颓化,此生无分了相思。

秋夕寄怀契上人

〔唐代〕皇甫曾

已见槿花朝委露,独悲孤鹤在人群。

真僧出世心无事,静夜名香手自焚。

窗临绝涧闻流水,客至孤峰扫白云。

更想清晨诵经处,独看松上雪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