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颂·有客

〔先秦〕诗经

有客有客,亦白其马。

有萋有且,敦琢其旅。

有客宿宿,有客信信。

言授之絷,以絷其马。

薄言追之,左右绥之。

既有淫威,降福孔夷。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有客有客,亦白其马。

远方客人来造访,驾车白马真健壮。

有萋有且,敦琢其旅。

随从人员众且多,个个品德都贤良。

有客宿宿,有客信信。

客人已经住两天,多住几天增感情。

言授之絷,以絷其马。

给他拿条绊马索,绊住马儿不让行。

薄言追之,左右绥之。

客人走时远远送,左右热情慰劳他。

既有淫威,降福孔夷。

既用大德来待客,上天降福多又大。

注释

(1)周颂:《诗经》中“颂”部分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颂是祭祀宗庙的乐歌,不仅配乐,而且还有舞蹈。周颂部分今存三十一篇。

(2)有客有客:客,指宋微子。周既灭商,封微子于宋,以祀其先王,微子来朝祖庙,周以客礼待之,故称为客。

(3)亦:语助词。

(4)白其马:白马。其,语助词。白为纯洁之色,殷商尚白,以白马为美,故来朝作客也乘白马。一说白马是客人带来的礼物。

(5)有萋有且:即“萋萋且且”,形容随从众多的样子。有,形容词词头。

(6)敦琢:雕琢,一说选择。本为治玉之名,这里比喻人员经过雕琢,既贤又美。

(7)旅:通“侣”,指随行人员。

(8)宿宿:住一夜谓之“宿”,宿而又宿,则是两夜。

(9)信信:住两夜(再宿)谓之“信”。或谓宿宿为再宿,信信为再信,亦可通。

(10)言授之絷:言,语助词。絷(zhí),绳索。

(11)絷其马:用绳索绊住。絷,此处用作动词。

(12)薄言:发语词。

(13)追:意为饯行,也可以解为追送。

(14)左右:指天子之左右群臣。

(15)绥:安抚。

(16)淫威:意谓大德,含厚待之义。淫,盛,大。威,德。

(17)孔夷:很平安。孔,甚,很。夷,平安;一说大。

周颂·有客拼音版

zhōusòng··yǒu
yǒuyǒubái
yǒuyǒudūnzhuó
yǒu宿宿yǒuxìnxìn
yánshòuzhīzhízhí
yánzhuīzhīzuǒyòusuízhī
yǒuyínwēijiàngkǒng

作品简介

《周颂·有客》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周王为客饯行时所唱的乐歌,表现了周王对来客热情招待的情形,委婉地暗示了周王对客人的希望。全诗一章,共十二句,可分三小节:头四句为第一节,言客之至;中四句为第二节,言客之留;末四句为第三节,言客之去。诗中描写了客人的贤良,主人的盛情,叙述朴实无华,语言简明扼要,情感真切热情,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廖廖数语便写尽了周王的待客之道。

创作背景

《周颂·有客》作于周成王之时,学者多认为是周成王设宴招待微子时所唱的乐歌。微子来朝,助祭周之祖庙,周王于祖庙中礼见之。《毛诗序》云:“《有客》,微子来见祖庙也。”《郑笺》云:“成王既黜殷命,杀武庚,子启代殷后,既受命来朝而见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皇武子曰:宋先代之后也,于周为客。”一说见庙者为箕子。而《史记·宋世家》称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箕子来朝周,在武王生前,武王死后,即不言箕子事。据此,当为微子而非箕子。

在中国历史上,商汤伐桀,周武王伐纣,皆以吊民伐罪为号召,对于被灭亡的前代,并不断其禋祀。如武王克商,封微子于宋,待以客礼。微子名启,商纣王同母之庶兄,当殷之世,受封于微而爵为子,“微”为殷畿内国名。周武王改封微子于宋。其时纣子武庚尚在,故微子不得为殷后,及武庚叛周,周公辅成王诛之,于是进微子爵为公,命为殷后,以奉汤祀。宋微子来朝周,周以客礼待之。

相关诗文

周颂·酌

〔先秦〕诗经

於铄王师,遵养时晦。

时纯熙矣,是用大介。

我龙受之,蹻蹻王之造。

载用有嗣,实维尔公允师。

周颂·有瞽

〔先秦〕诗经

有瞽有瞽,在周之庭。设业设虡,崇牙树羽。

应田县鼓,鞉磬柷圉。既备乃奏,箫管备举。

喤喤厥声,肃雝和鸣,先祖是听。我客戾止,永观厥成。

周颂·载芟

〔先秦〕诗经

载芟载柞,其耕泽泽。

千耦其耘,徂隰徂畛。

侯主侯伯,侯亚侯旅,侯彊侯以。

有嗿其馌,思媚其妇,有依其士。

有略其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

实函斯活,驿驿其达。

有厌其杰,厌厌其苗,绵绵其麃。

载获济济,有实其积,万亿及秭。

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

有飶其香。邦家之光。

有椒其馨,胡考之宁。

匪且有且,匪今斯今,振古如兹。

周颂·我将

〔先秦〕诗经

我将我享,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

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

伊嘏文王,既右飨之。

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周颂·载见

〔先秦〕诗经

载见辟王,曰求厥章。

龙旂阳阳,和铃央央。

鞗革有鸧,休有烈光。

率见昭考,以孝以享。

以介眉寿,永言保之。

思皇多祜,烈文辟公。

绥以多福,俾缉熙于纯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