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流水小桥江路景,疏篱矮屋野人家。
小桥流水点缀着江边小路风光,疏落的篱笆围着矮屋,是乡野人家。
田园空阔无桃李,一段春光属菜花。
广阔的田野里不见桃李争艳,这一片春光独属于盛开的油菜花。
注释
(1)疏篱矮屋:稀疏的篱笆,低矮的房屋,展现质朴的农家风貌。
(2)野人家:乡野农家的谦称,突出田园生活的自然本色。
(3)无桃李:反衬手法,以不见文人偏爱的桃李强调菜花的主角地位。
(4)一段春光:将抽象的春光具象化,赋予菜花独占春光的特权。
流水小桥江路景,疏篱矮屋野人家。
田园空阔无桃李,一段春光属菜花。
流水小桥江路景,疏篱矮屋野人家。
小桥流水点缀着江边小路风光,疏落的篱笆围着矮屋,是乡野人家。
田园空阔无桃李,一段春光属菜花。
广阔的田野里不见桃李争艳,这一片春光独属于盛开的油菜花。
(1)疏篱矮屋:稀疏的篱笆,低矮的房屋,展现质朴的农家风貌。
(2)野人家:乡野农家的谦称,突出田园生活的自然本色。
(3)无桃李:反衬手法,以不见文人偏爱的桃李强调菜花的主角地位。
(4)一段春光:将抽象的春光具象化,赋予菜花独占春光的特权。
《田家》是元代诗人黄庚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质朴自然的笔触描绘田园春光,前两句"流水小桥江路景,疏篱矮屋野人家"勾勒出江南水乡的恬淡景致;后两句"田园空阔无桃李,一段春光属菜花"以对比手法突出油菜花独占春光的独特魅力。全诗语言清新晓畅,意境疏朗开阔,通过"无桃李"与"属菜花"的对照,展现了诗人对农家平凡之美的发现与赞美,体现了元代隐逸诗人崇尚自然真趣的审美倾向。
此诗作于元代中期,时值战乱初定,文人多寄情山水。黄庚作为宋末元初遗民诗人,长期隐居山阴(今浙江绍兴),诗中"疏篱矮屋"的野居景象正是其生活写照。"无桃李"的表述既写实景,亦暗含对前朝繁华的追忆;而"春光属菜花"则彰显诗人归隐后对朴素田园生活的认同,反映了元代江南文人由政治失意向自然审美转向的心态变化。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
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
庭际秋虫鸣,疏麻方寂历。
蚕丝尽输税,机杼空倚壁。
里胥夜经过,鸡黍事筵席。
各言官长峻,文字多督责。
东乡后租期,车毂陷泥泽。
公门少推恕,鞭朴恣狼藉。
努力慎经营,肌肤真可惜。
迎新在此岁,唯恐踵前迹。
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
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
自古皆有死,徇义良独稀。
奈何燕太子,尚使田生疑。
伏剑诚已矣,感我涕沾衣。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忙。
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
乐哉今岁事,天末稻云黄。
出门何所见?春色满平芜。
可叹无知己,高阳一酒徒!
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
空收一束萁,无物充煎釜。
美人舞如莲花旋,世人有眼应未见。
高堂满地红氍毹,试舞一曲天下无。
此曲胡人传入汉,诸客见之惊且叹。
慢脸娇娥纤复秾,轻罗金缕花葱茏。
回裾转袖若飞雪,左鋋右鋋生旋风。
琵琶横笛和未匝,花门山头黄云合。
忽作出塞入塞声,白草胡沙寒飒飒。
翻身入破如有神,前见后见回回新。
始知诸曲不可比,采莲落梅徒聒耳。
世人学舞只是舞,恣态岂能得如此。
鸡鸣人当行,犬鸣人当归。
秋来公事急,出处不待时。
昨夜三尺雨,灶下已生泥。
人言田家乐,尔苦人得知。
蒲叶日已长,杏花日已滋。
老农要看此,贵不违天时。
迎晨起饭牛,双驾耕东菑。
蚯蚓土中出,田乌随我飞。
群合乱啄噪,嗷嗷如道饥。
我心多恻隐,顾此两伤悲。
拨食与田乌,日暮空筐归。
亲戚更相诮,我心终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