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荻花秋》是五代词人李珣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景,词中描绘出一幅潇湘秋月,小艇垂纶欲归图。下片写人情,词中生动地描写了主人公自在自乐的隐居生活。这首词写景平淡,不事雕琢,明白如话。
渔歌子·荻花秋
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初罢。
水为乡,蓬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前蜀灭亡后,词人不仕后蜀,对前蜀怀有故国之思,便向往江湖,“志在烟霞慕隐沦”。李珣从蜀中乘船沿长江东下,经巫峡,入湖湘,在湖南、湖北一带过了一段时期的隐居生活,然后溯湘水而上,至九嶷山,越五岭,达广州,后来他在岭南生活了较长时期。词人乘船经过湖南、湖北一带,创作了大量描写隐逸生活的词作,这首《渔歌子·荻花秋》便是其中之一。
翻译注释
翻译
潇湘的静夜里,清风吹拂着秋天的荻花,橘子洲头的美景,宛如屏上的山水画。浩淼的烟波中,皎洁的月光下,我收拢钓鱼的丝线,摇起小艇回家。
绿水就是我的家园,船篷就是我的屋舍,山珍海味也难胜过我每日三餐的糙米鱼虾。面对盈杯的水酒,望着诗书满架,我已心满意足,再不用将名利牵挂。
注释
(1)荻:多年生草本植物,秋季抽生草黄色扇形圆锥花序,生长在路边和水旁。
(2)潇湘:两水名,今湖南境内。
(3)橘洲:在长沙市境内湘江中,又名下洲,旧时多橘,故又称“橘子洲”。
(4)垂纶:垂钓。纶,较粗的丝线,常指钓鱼线。
(5)篷:船帆,此处代指船。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李珣的诗
相关推荐
渔歌子·楚山青
楚山青,湘水绿,春风澹荡看不足。草芊芊,花簇簇,渔艇棹歌相续。
信浮沉,无管束,钓回乘月归湾曲。酒盈尊,云满屋,不见人间荣辱。
渔歌子·死心
骂佛骂人新孟八。是非窟里和身拶。
不惜眉毛言便发。门庭滑。红炉大韛能生效。
渔父词·赋胡直之溪桥莲塘二首·其一
溪桥脚下水平分,桥柱萍粘浪打痕。
天向晚,日搀昏,两簇青烟断岸村。
渔歌子·秋夜
露滴花寒入夜深。多情明月向愁人。
灯隐隐,漏沉沉。断续钟声断续砧。
渔父词·其一
一湖春水夜来生,几叠春山远更横。
烟艇小,钓丝轻,赢得闲中万古名。
渔父三首·其二
点点青山照水光。飞飞寒雁背人忙。
冲小浦,转横塘。芦花两岸一朝霜。
渔父·重整丝纶欲掉船
重整丝纶欲掉船。江头新月正明圆。
酒瓶倒,岸花悬。抛却渔竿和月眠。
渔父三首·其二
晚菘更可制酸齑,和羹好趁雉初肥。
山梁产,羽毛翚,佳品真殊碧野鸡。
渔父·乡思
大茂山前雨乍收。韩河水涨浪花浮。
新笠子,小渔舟。我欲垂竿白鹭洲。
渔父·舴艋为舟力几多
舴艋为舟力几多。江头云雨半相和。
殷勤好,下长波。半夜潮生不那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