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三首·其一

〔唐代〕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作品简介

《凉州词三首·其一》是中唐诗人张籍边塞组诗的开篇之作。前两句以"暮雨雁飞""芦笋初生"勾勒边城春景,后两句"铃声过碛""驮白练"暗写丝绸商队,表面平静的描写中暗含对盛唐西域荣光的追忆。全诗不直接抒怀,却通过"渐欲齐"的芦笋与"遥过碛"的商队形成静动对照,以"应驮"的推测语气,流露对安西都护府沦陷的隐痛(时吐蕃已占据安西),体现中唐边塞诗"含蓄讽喻"的特质。

创作背景

《凉州词》是乐府诗的名称,本为凉州一带的歌曲,唐代诗人多用此调作诗,描写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战事。安史之乱以后,吐蕃族趁虚大兴甲兵,东下牧马,占据了唐西北凉州(今甘肃永昌以东、天祝以西一带)等几十个州镇,从八世纪后期到九世纪中叶长达半个多世纪。诗人目睹这一现实,感慨万千,写了《凉州词三首》。

翻译注释

翻译

低飞的雁群在傍晚时分出现在边城,芦苇正在努力地成长。

一群骆驼满载着货物伴着叮的驼铃声缓缓前进。西去的驼队应当还是驮运丝绸经由这条大道远去安西。

注释

(1)碛:读qì,戈壁、沙漠。

(2)白练:白色热绢。这里泛指丝绸。

(3)安西:地名。唐方镇有安西都护,其治所在今新疆库车,兼辖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贞元六年(790年),为吐蕃所陷。

全文拼音版

liángzhōusānshǒu··
biānchéngyànfēisǔnchūshēngjiàn
shùlíngshēngyáoguòyīngtuóbáiliàndàoān西

作者介绍

张籍(766—830),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其诗多反映社会现实,语言质朴深切,与王建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征妇怨》《野老歌》等揭露战争残酷与民生疾苦;《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则含蓄隽永。出身寒微,官终国子司业。诗风平易而意蕴深刻,白居易赞其“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重要实践者。

张籍的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