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柴

〔唐代〕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作品简介

《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五言绝句,以禅意笔法捕捉空山深林的幽邃之境。前两句"不见人"与"闻语响"的感官矛盾,营造出"空而不寂"的哲学意境;后两句"返景"(夕阳返照)与"青苔"的细微光影,在刹那永恒中见天地生机。全诗以"空-闻-入-照"为观察线索,语言极简而意境层深,体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禅"的艺术至境,是《辋川集》山水诗的代表作。

创作背景

《鹿柴》此诗作于天宝年间(742-756年)王维隐居蓝田辋川别业时。"鹿柴"(音zhài)为辋川二十景之一,是养鹿的栅栏。作品将南朝山水诗的精细观察与禅宗"空有相生"思想结合,其"闻声见空"的写法影响柳宗元《渔翁》"欸乃一声山水绿",今陕西蓝田辋川镇存有鹿柴遗址及历代诗碑。

翻译注释

翻译

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注释

(1)但:只。

(2)返景:同「返影」,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

(3)复:又。

全文拼音版

鹿zhài
kōngshānjiànréndànwénrénxiǎng
fǎnjǐngshēnlínzhàoqīngtáishàng

作者介绍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盛唐著名诗人、画家,被誉为“诗佛”。祖籍山西祁县,生于蒲州(今山西永济)。其诗以山水田园见长,清新空灵,融禅意于自然,如《山居秋暝》《鹿柴》等。精通音律,擅画水墨,开创“文人画”传统,苏轼赞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官至尚书右丞,晚年隐居辋川,半官半隐,将诗、画、禅融为一体,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关推荐

山行

〔唐代〕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