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书怀》是唐代诗人崔峒的作品。此诗描写骨肉亲情。诗人送别亲人远去,百感交集,遂写下此篇,书写情怀。全诗紧扣“怀”字行文,笔力深沉,感情真挚,缘情写景,以景衬情,意境深沉,慷慨悲凉,充分体现了崔峒诗描写个人遭际感受时感情凝重、用笔老到的特点。
江上书怀
骨肉天涯别,江山日落时。
泪流襟上血,发变镜中丝。
胡越书难到,存亡梦岂知。
登高回首罢,形影自相随。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亲人此番向着天涯远去,正是在这黄昏太阳落山之时。
骨肉离去,我血泪沾湿了衣襟;对镜梳头,镜中满是脱发。
亲人所去之地,偏荒辽远,书信难至,音讯渺茫,怎能知道他是否还在人世。
我登高望远,不见亲人,黯然而回,只有我的影子与我为伴。
注释
(1)骨肉:比喻至亲,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
(2)江山:江河山岳。并非指国家疆土。
(3)泪流襟上血:血泪沾湿了衣襟。襟:衣服的胸前部分。唐女诗人梁琼《宿巫山寄远人》:“晓看襟上泪流处,点点血痕犹在衣。”
(4)变镜中丝:变:一作“白”。镜中丝:镜中照出之脱发(一说白发)。
(5)胡越:胡地在北,越地在南,比喻疏远隔绝。
(6)存亡:生存或死亡。
(7)岂:哪里,怎么。表示反诘。
(8)罢:归,返回。
(9)形影:人的形体与影子。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崔峒的诗
相关推荐
江南行
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
妾梦不离江水上,人传郎在凤凰山。
江宿
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
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
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景,吾老矣,寄余龄。
江上吟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江汉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江城夜泊寄所思
客程殊未极,舣棹泊回塘。
水宿知寒早,愁眠觉夜长。
远钟和暗杵,曙月照晴霜。
此夕相思意,摇摇不暂忘。
江外思乡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江馆
水面细风生,菱歌慢慢声。
客亭临小市,灯火夜妆明。
江上送女道士褚三清游南岳
吴江女道士,头戴莲花巾。
霓衣不湿雨,特异阳台云。
足下远游履,凌波生素尘。
寻仙向南岳,应见魏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