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旧识》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自己当年游学太学之时的意气风发,目空一切;后两句写三十年时间过去了,自己满腔的理想抱负却并没有得到实现。此诗在貌似直白的叙述语气中却沉潜着深沉的人生感叹。全诗仅“蹉跎”二字语带感情,但它就像是一支火柴,迅即点燃了全诗的情感之火,也打开了读者的情感之门。
赠旧识
少年游太学,负气蔑诸生。
蹉跎三十载,今日海隅行。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此诗是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苏州刺史任内所作。韦应物少年时不好读书,做着唐玄宗的侍卫,志得意满。然而韦应物的荒唐岁月并没有持续太长,否则他可能一事无成。五年后,即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在幽州范阳起兵造反,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叛军攻破潼关,玄宗出逃,韦应物自然也就失职流落了。经过安史之乱后,韦应物性情大变,开始进入太学读书。诗题曰“赠旧识”,所赠之旧识,可能就是当时太学里的同学。由诗意可知,此诗为追忆昔年在太学时的情况而作。
翻译注释
翻译
我年少游学太学时,凭着意气蔑视所有的同学。
虚度了三十年光阴了,我却还蜇居在苏州这样的边隅之地。
注释
(1)太学:即国学,是古学校名。唐设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七学,属国子监。
(2)蔑诸生:蔑:蔑视。诸生:指太学里的同学。
(3)蹉跎:指虚度光阴,任由时光流逝却毫无作为,可以用于形容人做事毫无斗志,浪费时间。
(4)海隅:常指僻远的地方,此处指苏州。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韦应物的诗
相关推荐
赠从弟·其二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赠从弟·其一
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
蘋藻生其涯,华叶纷扰溺。
采之荐宗庙,可以羞嘉客。
岂无园中葵?懿此出深泽。
赠郑谠处士
浪迹江湖白发新,浮云一片是吾身。
寒归山观随棋局,暖入汀洲逐钓轮。
越桂留烹张翰鲙,蜀姜供煮陆机莼。
相逢一笑怜疏放,他日扁舟有故人。
赠别前蔚州契苾使君
何年部落到阴陵,奕世勤王国史称。
夜卷牙旗千帐雪,朝飞羽骑一河冰。
蕃儿襁负来青冢,狄女壶浆出白登。
日晚鸊鹈泉畔猎,路人遥河郅都鹰。
赠从弟司库员外絿
少年识事浅,强学干名利。
徒闻跃马年,苦无出人智。
即事岂徒言,累官非不试。
既寡遂性欢,恐招负时累。
清冬见远山,积雪凝苍翠。
浩然出东林,发我遗世意。
惠连素清赏,夙语尘外事。
欲缓携手期,流年一何驶。
赠李愬仆射二首·其二
旗幡四面下营稠,手诏频来老将忧。
每日城南空挑战,不知生缚入唐州。
赠刘侍御
相送溪桥未隔年,相逢又过小春天。
忧时敢负君臣义?念别羞为儿女怜。
道自升沈宁有定,心存气节不无偏。
知君已得虚舟意,随处风波只宴然。
赠郑夫子鲂
天地入胸臆,吁嗟生风雷。
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
宋玉逞大句,李白飞狂才。
苟非圣贤心,孰与造化该。
勉矣郑夫子,骊珠今始胎。
赠内
日暮想清扬,蹑履出淑房。
网虫生锦荐,游尘掩玉床。
不见可怜影,空余黼账香。
彼美情多乐,挟瑟坐高堂。
岂忘离忧者,向隅心独伤。
聊因一书札,以代九回肠。
赠岭上老人
鹤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亲栽。
问翁大庾岭上住,曾见南迁几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