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兰》是清代书画家郑板桥(郑燮)的一首题画诗。此诗以兰草为吟咏对象,赞颂其幽居深山、坚贞高洁的品格,寄托了作者不慕荣利、孤芳自守的人生理想。前两句“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描绘兰草自然生长于山中的超脱姿态;后两句“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以拟人手法强调兰草内在的坚贞气质,无需与百花争艳。全诗语言简淡,意境清远,将物性与人格完美融合,体现了郑板桥“倔强不驯之气”的艺术风格。
题画兰
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
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题画兰》此诗创作于清代乾隆年间,郑板桥中年辞官后隐居扬州卖画时期。作为“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擅画兰、竹、石,借物喻志。诗中“山中意味长”暗指其脱离官场后返归自然的心境,“坚贞自抱”既是对兰草的赞美,亦是自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宣言。当时画坛多有浮艳之风,而郑板桥推崇“真气、真趣、真意”,此诗正是其艺术主张与人格精神的集中体现。
翻译注释
翻译
兰花已经生长得排列成行,在深山之中蕴含着深长的意趣和风骨。
它坚守着纯洁坚贞的品格,独自保持,又何必去和那些百花争奇斗艳呢?
注释
(1)行:排列成行。暗示了其秩序和风度。
(2)坚贞:纯洁坚贞的品格
(3)自抱:内在的坚定、纯洁和独立不迁的特质。
(4)何事:为什么。
(5)斗群芳:泛指各种花卉。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题画竹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题画
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
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
题画兰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题画
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
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
题画猫
碧眼乌圆食有鱼,仰看胡蝶坐阶除。
春风漾漾吹花影,一任东郊鼠化鴽。
题画梅
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题画山水
澹澹轻烟冪半林,涓涓飞瀑泻遥岑。
偶然坐石观流水,不记还山路浅深。
题画兰
赵管才高柳絮风,水晶宫里画幽丛。
秋来纫作夫君佩,笑杀回文漫自工。
题画兰
手培兰蕙两三栽,日暖风微次第开。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画兰行
张公画鹰胜画马,兰竹尤精知者寡。
兰师乃是程六无,竹亦仲昭始能写。
写成辄乞我题诗,墨花如雨争淋漓。
我欲学兰兰不就,馨香难寄所相思。
多日湘累音响绝,紫茎绿叶无人说。
枝枝画出亦离骚,彷佛潇湘见风雪。
兰膏细共露华滴,兰芽乱向春泥茁。
稏兰一箭五十花,罗浮生长美人家。
花多人疑是蕙草,花少乃是真兰葩。
为兰为蕙总芳芬,兰蕙繇来本一身。
画手写多休写少,一花即是一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