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是金代词人赵秉文的一首词,该词表达了词作者对苏轼被谪黄州际遇的深切同情与不平,也表现了作者自己忧国忧民,但又无力挽救国之危亡,因而产生的消极出世的思想。该词借古伤今,伤感与无奈之情体现得淋漓尽致。
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
秋光一片,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一叶扁舟波万顷,四顾粘天无壁。叩枻长歌,嫦娥欲下,万里挥冰雪。京尘千丈,可能容此人杰?
回首赤壁矶边,骑鲸人去,几度山花发。澹澹长空今古梦,只有归鸿明灭。我欲从公,乘风归去,散此麒麟发。三山安在,玉箫吹断明月!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该词创作于金朝衰败的时候。作者赵秉文非常仰慕苏轼,深受苏轼词作的影响。这首词是赵秉文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和韵之作。“用东坡先生韵”就是采用苏轼赤壁词的原韵。词作者因对苏轼被谪黄州际遇的深切同情与不平,且自己忧国忧民,但又无力挽救国之危亡,产生消极出世的的思想,写下了《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这篇借古讽今的词作。
翻译注释
翻译
秋夜月光洒满整片大地,我举起酒杯,对问无际的桂树下的月影:其中是什么东西呢?一叶小船独行在万顷波涛中,四周全是山峰环绕。我拿起船桨击打船舷高唱一曲,嫦娥仿佛要从天而降,挥舞着万里的冰雪。京城尘土千丈,怎能容得下如此人杰?
回首赤壁石旁边,骑鲸的人已经远去,不知过了多少载春秋。长空浩荡,千古之梦,也只得灰飞烟灭。我愿随着东坡,乘着风归去,披头散发。三山在何处?玉箫的乐声吹断了月亮皎洁的光芒。
注释
(1)苍苍:无边无际、空阔辽远的样子。
(2)扁舟:小船。
(3)粘天:贴近天,仿佛与天相连。
(4)枻:船舷。
(5)矶:石头。
(6)骑鲸人:本指唐代李太白,这里借指东坡。
(7)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8)今古:一作「千古」。
(9)麒麟发:散乱的头发。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赵秉文的诗
相关推荐
莫愁
雪中梅下与谁期,梅雪相兼一万枝。
若是石城无艇子,莫愁还自有愁时。
崔兴宗写真咏
画君年少时,如今君已老。
今时新识人,知君旧时好。
纪村事
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
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
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归。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田园乐七首·其三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酒泉子·长忆西山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秋。
白猿时见攀高树,长啸一声何处去?别来几向画阑看,终是欠峰峦!
醉太平·人皆嫌命窘
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水晶环入面糊盆,才沾粘便滚。
文章糊了盛钱囤,门庭改做迷魂阵,清廉贬入睡馄饨,葫芦提倒稳。
行香子·题罗浮
满洞苔钱,买断风烟,笑桃花流落晴川。石楼高处,夜夜啼猿。看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
细草如毡,独枕空拳,与山麋野鹿同眠。残霞未散,淡雾沉绵。是晋时人、唐时洞、汉时仙。
春晚怀山南四首·其四
身寄江湖两鬓霜,金鞭朱弹梦犹狂。
遥知南郑城西路,月与梨花共断肠。
秋晚思梁益旧游三首·其三
沧波极目江乡恨,衰草连天塞路愁。
三十年间行万里,不论南北怯登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