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宋代〕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原文翻译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独自登上金陵西门上的城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看着这万里长的大江在夕阳下流去。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因金人侵占,中原大乱,达官贵族们纷纷逃散,什么时候才能收复国土?要请悲风将自己的热泪吹到扬州前线。

注释

(1)金陵:古城名,即今江苏南京。

(2)城上西楼:西门上的城楼。

(3)倚清秋: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4)中原乱:指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的大乱。

(5)簪缨:代指达官显贵。簪和缨都是古代贵族的帽饰。缨:帽带。

(6)收:收复国土。

(7)倩:请人代自己做。

(8)扬州:地名,今属江苏,是当时南宋的前方,屡遭金兵破坏。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拼音版

xiāngjiànhuān··jīnlíngchéngshàng西lóu
jīnlíngchéngshàng西lóuqīngqiūwànyángchuíjiāngliú
zhōngyuánluànzānyīngsànshíshōushìqiànbēifēngchuīlèiguòyángzhōu

作品简介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是宋代词人朱敦儒南渡后的代表作。全词以"金陵清秋"的苍茫景象起笔,"夕阳垂地"与"大江奔流"构成宏阔时空背景,下阕"簪缨散"三字点破家国之痛,"悲风吹泪"的奇想将个人哀思推向历史维度。词人将李煜《相见欢》词牌的缠绵哀婉,转化为沉郁悲壮的爱国情怀,语言凝练而境界雄浑,体现了南渡词"慷慨中有含蓄"的独特气质。

创作背景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此词作于建炎三年(1129年)秋金兵南侵之际,时年48岁的朱敦儒流寓金陵(今南京)。词中"扬州"当时正遭金兵屠城,"中原事"指汴京陷落、徽钦二帝被俘的靖康之变。作为"洛中八俊"之一的朱敦儒,一改早年"清都山水郎"的潇洒词风,此词开创了以短调写家国巨变的先例,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其"慷慨激烈,发欲上指,词境虽不高,然足以使懦夫有立志"。

作者介绍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号岩壑,洛阳人,南宋词人。早年以清高自许,屡辞征召。南渡后曾任秘书省正字等职。其词早年婉丽清畅,中年饱经离乱,多忧时愤世之作,晚年隐逸,词风旷达淡远。语言通俗,自成一家,有“词俊”之称,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洛中八俊”。著有《岩壑老人诗文》《樵歌》集。朱敦儒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明代〕高启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

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蟾宫曲·金陵怀古

〔元代〕卢挚

记当年六代豪夸,甚江令归来,玉树无花?商女歌声,台城畅望,淮水烟沙。

问江左风流故家,但夕阳衰草寒鸦。隐映残霞,寥落归帆,呜咽鸣笳。

满江红·金陵怀古

〔元代〕萨都剌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螀泣。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

西河·金陵怀古次美成韵

〔明代〕彭孙贻

龙虎地,繁华六代犹记。红衣落尽,只洲前,一双鹭起,秦淮日夜向东流,澄江如练无际。

白门外,枯杙倚,楼船朽橛难系。石头城坏,有燕子衔泥故垒。倡家犹唱后庭花,清商子夜流水。

卖花声过春满市。闹红楼,烟月千里。春色岂关人世。任野棠无主,流莺成对,衔入临春故宫里。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唐代〕韦庄

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

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

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

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唐代〕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唐代〕李白

晋室昔横溃,永嘉遂南奔。

沙尘何茫茫,龙虎斗朝昏。

胡马风汉草,天骄蹙中原。

哲匠感颓运,云鹏忽飞翻。

组练照楚国,旌旗连海门。

西秦百万众,戈甲如云屯。

投鞭可填江,一扫不足论。

皇运有返正,丑虏无遗魂。

谈笑遏横流,苍生望斯存。

冶城访古迹,犹有谢安墩。

凭览周地险,高标绝人喧。

想像东山姿,缅怀右军言。

梧桐识嘉树,蕙草留芳根。

白鹭映春洲,青龙见朝暾。

地古云物在,台倾禾黍繁。

来酌清波,于此树名园。

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