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津舟中对酒别刘善充》是明代诗人杨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前两句写叙别的地点,送行者的情谊;三四句写辞离故乡,远行边荒;五六句写感慨,借用苏武传札得归事,表达诗人对赦免的期待;最后两句以动物的恋故土设喻,道出诗人无法排解、无法抑制的恋乡情愁。全诗一气呵成,浑成自然,且情真意切,凄婉动人。
锦津舟中对酒别刘善充
锦江烟水星桥渡,惜别愁攀江上树。
青青杨柳故乡遥,渺渺征人大荒去。
苏武匈奴十九年,谁传书札上林边。
北风胡马南枝鸟,肠断当筵蜀国弦。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明世宗嘉靖二十年(1541年),杨慎受聘回成都纂修《蜀志》(即《四川通志》),事靖还滇,至东泸因病又回成都。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杨慎病体康复,与内弟、妹夫同游青城山,去观看了新修的都江堰,后不久就取道江阳(今泸州)回滇,在他离蜀时,刘善充曾到锦江发舟处为他饯行,他在暂归故乡又当远行之时,心中无限依恋,写下了《锦津舟中对酒别刘善充》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在烟波朦胧的锦江码头星桥旁边,送行的船儿正泊在那里,朋友感伤我的离去,惆怅地折柳相赠。
带着故土芬芳、朋友情谊的杨柳颜色尚青,而故乡的影子就越来越遥远,前途茫茫的征人去往那荒凉之地了。
苏武被匈奴拘禁了十九年得以放还,又有谁从皇帝的身边为我带来赦免的诏书!
胡马越鸟尚且怀恋故士,自己此刻聆听乡音、对筵道别,又怎能不肠断心碎!
注释
(1)锦津:指锦江发舟处,即望江楼附近,为刘善充对其送别处。
(2)刘善充:作者友人,其事迹未详。
(3)星桥:原成都西南西江上,又名“七星桥”。《华阳国志》:“(成都)西南两江有七桥。”杨雄《蜀记》:“星桥上应七星也,李冰所造。”
(4)故乡遥:杨慎回云南贬所,故离故乡遥远。
(5)征人:杨慎自指。
(6)大荒:指云南贬所。
(7)苏武:西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不屈,被留十九年。
(8)十九年:此杨慎以苏武借指自己遭贬十九年。
(9)谁传书札上林边:相传汉昭帝索求苏武不得,乃遗使者谓单于天子射雁上林中,得雁足帛书,言武等在泽,乃得放还。此处言“上林无书”,指自己还期渺茫,遭遇比苏武还坏。
(10)北风胡马南枝鸟:古诗有“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之句,此处借喻自己遭遇还不如鸟兽。
(11)蜀国弦:属乐府相和旧曲名。此指思乡之曲。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杨慎的诗
相关推荐
哭刘蕡
上帝深宫闭九阍,巫咸不下问衔冤。
黄陵别后春涛隔,湓浦书来秋雨翻。
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
平生风义兼师友,不敢同君哭寝门。
访益上人兰若
独寻青莲宇,行过白沙滩。
一径入松雪,数峰生暮寒。
山僧喜客至,林阁供人看。
吟罢拂衣去,钟声云外残。
水龙吟·西湖怀古
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睛翠。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
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登临形胜,感伤今古,发挥英气。力士推山,天吴移水,作农桑地。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
舟下建溪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城中卧疾知阎薛二子屡从邑令饮因以赠之
车马日萧萧,胡不枉我庐。
方来从令饮,卧病独何如。
秋风起汉皋,开户望平芜。
即此吝音素,焉知中密疏。
渴者不思火,寒者不求水。
人生羁寓时,去就当如此。
犹希心异迹,眷眷存终始。
与友人书(节选)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
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长相思·秋风清
秋风清,秋月明。叶叶梧桐槛外声。难教归梦成。
砌蛩鸣,树鸟惊。塞雁行行天际横。偏伤旅客情。
渔家傲·七夕
皎皎牵牛河汉女,盈盈临水无由语。望断碧云空日暮,无寻处,梦回芳草生春浦。
鸟散馀花纷似雨,汀洲蘋老香风度。明月多情来照户,但揽取,清光长送人归去。
少年行三首·其一
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
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因击鲁句践,争博勿相欺。
倦夜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