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落魄·栖乌飞绝

〔宋代〕范成大

栖乌飞绝,绛河绿雾星明灭。烧香曳簟眠清樾。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

好风碎竹声如雪,昭华三弄临风咽。鬓丝撩乱纶巾折。凉满北窗,休共软红说。

作品简介

《醉落魄·栖乌飞绝》是南宋词人范成大所写的一首词。该词的上片描绘了夏夜环境的清幽美丽,烘染出词人的闲适之趣;下片着重描写笙声及夜风,状其清凉,从侧面表现词人的悠然自得和厌弃世俗荣华之情。全词表明了词人一种清高和孤芳自赏的人生态度以及内心对红尘中追求功名富贵的俗人的些许不屑。

创作背景

《醉落魄·栖乌飞绝》该词具体创作年份未知,从内容和格调来看,这首词似乎是范成大晚年退官隐居故乡石湖之时。词人为表明一种清高和孤芳自赏的人生态度以及内心对红尘中追求功名富贵的俗人的些许不屑,因此而写下了这首词。

翻译注释

翻译

暮鸦散尽,归巢栖息。烟霭满天,天上的银河恍如罩上了一层淡绿的雾帐,星星在其中忽明忽暗,闪烁不定。在清凉的树荫下点起薰香,然后拖来一张竹凉席,悠然地卧寝其上。月上中天,洒下一地淡黄色的清晖,月光照在花丛上,筛下稀疏的倩影,姗姗可爱。悠扬的笙乐阵阵飘来,声声悦耳。

习习凉风送来阵阵细碎的笙声,如微雪飘落,清凉无比。笙曲三遍过后,在凉爽的清风中悠悠而止。风力渐渐强劲,吹乱了我双鬓的银丝,吹歪了我的青丝头巾。如此好风,估计我那卧房的北窗早该充满凉意了,回去又可以睡一个好觉。

注释

(1)醉落魄:词牌名,又名《一斛珠》。据曹邺小说《梅妃传》载,唐玄宗封珍珠一斛密赐江妃。江妃不受,写下“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的诗句。玄宗阅后不乐,令乐府以新声唱之,名《一斛珠》,曲名由此而得。

(2)绛河:即银河。

(3)绿雾:银河旁的云雾。

(4)烧香曳簟眠清樾:焚起香,拖一床竹席,睡在清凉的树荫下。樾,众木交荫。

(5)昭华:古乐器名。《晋书·律历志》:“舜时王母献昭华之馆(管),以玉为之。”这里指笙。

(6)弄:就是奏乐。

(7)鬓丝:头发。

(8)软红:软红尘,指京城里的尘土。这里指京城里的官场。

全文拼音版

zuìluò··fēijué
fēijuéjiàng绿xīngmíngmièshāoxiāngdiànmiánqīngyuèhuāyǐngchuīshēngmǎndànhuángyuè
hǎofēngsuìzhúshēngxuězhāohuásānnònglínfēngbìnliáoluànguānjīnzhéliángmǎnběichuāngxiūgòngruǎnhóngshuō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著名诗人,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与陆游、杨万里、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其诗题材广泛,田园诗清新自然,如《四时田园杂兴》展现农家生活;爱国诗慷慨沉郁,如《州桥》暗含故国之思。官至参知政事,晚年退居石湖。诗风平易晓畅而意蕴深厚,兼具现实主义与人文关怀,对后世影响深远。

范成大的诗

相关推荐

醉落魄·席上呈元素

〔宋代〕苏轼

分携如昨,人生到处萍飘泊。偶然相聚还离索。多病多愁,须信从来错。

尊前一笑休辞却,天涯同是伤沦落。故山犹负平生约。西望峨嵋,长羡归飞鹤。

醉落魄·苏州阊门留别

〔宋代〕苏轼

苍颜华发,故山归计何时决!旧交新贵音书绝,惟有佳人,犹作殷勤别。

离亭欲去歌声咽,潇潇细雨凉吹颊。泪珠不用罗巾浥,弹在罗衫,图得见时说。

醉落魄·咏鹰

〔清代〕陈维崧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醉落魄·述情

〔宋代〕苏轼

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孤城回望苍烟合。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

巾偏扇坠滕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

醉落魄·丙寅中秋

〔宋代〕郭应祥

琼楼玉宇。分明不受人间暑。寻常岂是无三五。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素娥阅尽今和古。何妨小驻听吾语。当年弄影婆娑舞。妙曲虽传,毕竟人何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