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池州齐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处

〔宋代〕杨万里

我来秋浦正逢秋,梦里重来似旧游。

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

谪仙狂饮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

问着州民浑不识,齐山依旧俯寒流。

作品简介

《宿池州齐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处》是南宋诗人、文学家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作者以诗的形式,写出未来池州前对此地的向往与爱慕及其到此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无限、人生有限和人去名寂的深沉感叹。全诗语言活泼,感情含蓄。

创作背景

《宿池州齐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处》该诗作于绍熙二年(1191),时作者在建康任上,出行今安徽南部一带时所作。

翻译注释

翻译

我到清浦正好碰上清秋,仿佛梦里又来故地重游。

美好的风光还不清诗酒的旧债,壮丽的江山管不尽古今的忧愁。

李白生来狂饮留下一座颠吟寺,杜牧天性风流赢得一幢冶思楼。

我问州民,州民居然浑不知晓,唯有诗人当年登临的齐山,依旧俯看悠悠东去的寒流。

注释

(1)池州:今属安徽。

(2)齐山寺:后世为纪念唐代诗人杜牧而建,杜牧曾于其地任刺史,作《九日齐山登高》诗。

(3)秋浦:湖名,在池州。

(4)风月:指自然风景,与下句“江山”对文义近。

(5)谪仙:指李白。贺知章初见李白,呼“谪仙”,世人随之。

(6)颠吟寺:当年李白在池州狂饮之处,后人建颠吟寺。

(7)小杜:指杜牧,以有别于老杜(杜甫)。

(8)倡情:指艳情,杜牧生活放荡好为艳诗。

(9)冶思楼:杜牧当年在池州冶游(亲近倡女)之处,后人建冶思楼。

(10)浑:全、都。

全文拼音版

宿chízhōushānzhījiǔdēnggāochù
láiqiūzhèngféngqiūmèngchóngláijiùyóu
fēngyuègòngshījiǔzhàijiāngshānchángguǎnjīnchóu
zhéxiānkuángyǐndiānyínxiǎochàngqínglóu
wènzhezhōumínhúnshíshānjiùhánliú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其诗清新自然,语言活泼,自成“诚斋体”,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代表作《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善捕生活情趣,充满童真与理趣。力主抗金,官至宝谟阁直学士,晚年隐居乡里。诗作突破江西诗派束缚,开创白话写景新风,对后世影响深远。

杨万里的诗

相关推荐

宿旧彭泽怀陶令

〔宋代〕黄庭坚

潜鱼愿深渺,渊明无由逃。

彭泽当此时,沈冥一世豪。

司马寒如灰,礼乐卯金刀。

岁晚以字行,更始号元亮。

凄其望诸葛,肮脏犹汉相。

时无益州牧,指挥用诸将。

平生本朝心,岁月阅江浪。

空余时语工,落笔九天上。

向来非无人,此友独可尚。

属予刚制酒,无用酌杯盎。

欲招千载魂,斯文或宜当。

宿紫阁山北村

〔唐代〕白居易

晨游紫阁峰,暮宿山下村。

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

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

紫衣挟刀斧,草草十余人。

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

主人退后立,敛手反如宾。

中庭有奇树,种来三十春。

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

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

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

宿府

〔唐代〕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宿山寺

〔唐代〕贾岛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水,走月逆行云。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宿巫山下

〔唐代〕李白

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

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

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王。

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

宿西山精舍

〔宋代〕释文兆

西山乘兴宿,静兴寂寥心。

一径松衫老,三更雨雪深。

草堂僧语息,云阁磬声沉。

未遂长栖此,双峰晓待寻。

宿云际寺

〔唐代〕温庭筠

白盖微云一径深,东峰弟子远相寻。

苍苔路熟僧归寺,红叶声乾鹿在林。

高阁清香生静境,夜堂疏磬发禅心。

自从紫桂岩前别,不见南能直到今。

宿天台桐柏观

〔唐代〕孟浩然

海行信风帆,夕宿逗云岛。

缅寻沧洲趣,近爱赤城好。

扪萝亦践苔,辍棹恣探讨。

息阴憩桐柏,采秀弄芝草。

鹤唳清露垂,鸡鸣信潮早。

愿言解缨络,从此去烦恼。

高步陵四明,玄踪得二老。

纷吾远游意,乐彼长生道。

日夕望三山,云涛空浩浩。

宿裴氏山庄

〔唐代〕王昌龄

苍苍竹林暮,吾亦知所投。

静坐山斋月,清溪闻远流。

西峰下微雨,向晓白云收。

遂解尘中组,终南春可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