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椅歌

〔明代〕张弼

我闻欧九巳成仙,滁阳风月间多年。

如何留下一长椅,却与东海张生眠。

张生平日不饮酒,胸中又无墨香薮。

十载空沉粉署郎,一麾去作南安叟。

胁不贴席睫不交,常虑无能答圣朝。

岂容便便时醉卧,不惧丘民野老嘲。

便将按剑拂衣起,欲学柳州诛曲几。

蘧然梦见欧九云,所贵人生适意耳。

独醒反被群醉咻,若能卧治亦何忧。

请公不必恶此椅,政馀读罢时齁齁。

全文拼音版

zuìwēng
wénōujiǔchéngxiānchúyángfēngyuèjiānduōnián
liúxiàzhǎngquèdōnghǎizhāngshēngmián
zhāngshēngpíngyǐnjiǔxiōngzhōngyòuxiāngsǒu
shízàikōngchénfěnshǔlánghuīzuònánānsǒu
xiétiējiéjiāochángnéngshèngcháo
róng便biàn便biànshízuìqiūmínlǎocháo
便biànjiāngànjiànxuéliǔzhōuzhū
ránmèngjiànōujiǔyúnsuǒguìrénshēngshìěr
xǐngfǎnbèiqúnzuìxiūruònéngzhìyōu
qǐnggōngèzhèngshíhōuhōu

作者介绍

张弼(1425—1487),字汝弼,号东海,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进士,授兵部主事,进员外郎,迁南安知府。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卒,年六十三。张弼工草书,善诗文。所作诗语言平易,不乏抨击政治弊端、关切民生疾苦之作。有《东海集》。

张弼的诗

相关推荐

醉落魄·栖乌飞绝

〔宋代〕范成大

栖乌飞绝,绛河绿雾星明灭。烧香曳簟眠清樾。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

好风碎竹声如雪,昭华三弄临风咽。鬓丝撩乱纶巾折。凉满北窗,休共软红说。

醉落魄·苏州阊门留别

〔宋代〕苏轼

苍颜华发,故山归计何时决!旧交新贵音书绝,惟有佳人,犹作殷勤别。

离亭欲去歌声咽,潇潇细雨凉吹颊。泪珠不用罗巾浥,弹在罗衫,图得见时说。

醉落魄·述情

〔宋代〕苏轼

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孤城回望苍烟合。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

巾偏扇坠滕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

醉蓬莱·对朝云叆叇

〔宋代〕黄庭坚

对朝云叆叇,暮雨霏微,乱峰相倚。巫峡高唐,锁楚宫朱翠。画戟移春,靓妆迎马,向一川都会。万里投荒,一身吊影,成何欢意。

尽道黔南,去天尺五,望极神州,万重烟水。樽酒公堂,有中朝佳士。荔颊红深,麝脐香满,醉舞裀歌袂。杜宇声声,催人到晓,不如归是。

醉乡记

〔清代〕戴名世

昔众尝至一乡陬,颓然靡然,昏昏冥冥,天地为之易位,日月为之失明,目为之眩,心为之荒惑,体力之败乱。问之人:“是何乡也?”

曰:“酣适之方,甘旨之尝,以徜以徉,是为醉乡。”

呜呼!是为醉乡也欤?古之人不余欺也,吾尝闻夫刘伶、阮籍之徒矣。当是时,神州陆沉,中原鼎沸,所天下之人,放纵恣肆,淋漓颠倒,相率入醉乡不巳。而以吾所见,其间未尝有可乐者。或以为可以解忧云耳。夫忧之可以解者,非真忧也,夫果有其忧焉,抑亦必不解也。况醉乡实不能解其忧也,然则入醉乡者,皆无有忧也。

呜呼!自刘、阮以来,醉乡追天下;醉乡有人,天下无人矣。昏昏然,冥冥然,颓堕委靡,入而不知出焉。其不入而迷者,岂无其人音欤?而荒惑败乱者,率指以为笑,则真醉乡之徒也已。

醉叟传

〔明代〕袁宏道

醉叟者,不知何地人,亦不言其姓字,以其常醉,呼曰醉叟。岁一游荆澧间,冠七梁冠,衣绣衣,高权阔辅,修髯便腹,望之如悍将军。

年可五十馀,无伴侣弟子。手提一黄竹篮,尽日酣沉,白昼如寐。百步之外,糟风逆鼻。遍巷陌索酒,顷刻数十馀家,醉态如初。不谷食,唯啖蜈蚣、蜘蛛、癞虾䗫,及一切虫蚁之类。市儿惊骇,争握诸毒以供,一游行时,随而观者常百馀人。人有侮之者,漫作数语,多中其阴事,其人骇而反走。篮中尝畜乾蜈蚣数十条。问之,则曰:“天寒酒可得,此物不可得也。”

伯修予告时,初闻以为传言者过,召而饮之。童子觅毒虫十馀种进,皆生啖之。诸小虫浸渍杯中,如鸡在醢,与酒俱尽。蜈蚣长五六寸者,夹以柏叶,去其钳,生置口中,赤爪狞狞曲伸唇髭间,见者肌栗。叟方得意大嚼,如饭熊白豚乳也。问诸味孰佳?

叟曰:“蝎味大佳,惜南中不可得。蜈蚣次之,蜘蛛小者胜。独蚁不可多食,多食则闷。”

问食之有何益?曰:“无益,直戏耳。”

后与余往来渐熟,每来踞坐砌间,呼酒痛饮,或以客礼礼之,即不乐。信口浪谈,事多怪诞。每数十数,必有一二说入微者。诘之不答,再诘之,即佯以他辞对。

一日,偕诸舅出游,谈及金、焦之胜,道值叟,二舅言某年曾登金山。叟笑曰:“得非某参戎置酒,某幕客相从乎?”

二舅惊愕,诘其故,不答。后有人窃窥其篮,见有若告身者,或云曾为彼中万户,理亦有之。

叟踪迹怪异,居止无所,晚宿古庙,或阛阛檐下。口中常提“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凡行住坐眠,及对谈之时,皆呼此二语。有询其故者,叟终不对。往余赴部时,犹见之沙市,今不知在何所矣。

石公曰:“余于市肆间,每见异人,恨不得其踪迹。因叹山林岩壑,异人之所窟宅,见于市肆者,十一耳。至于史册所记稗官所书又不过市肆之十一其人既无自见之心所与游又皆屠沽市贩游僧乞食之辈贤士大夫知而传之者几何?余往闻澧州有冠仙姑及一瓢道人。近日武,汉之间,有数人行事亦怪,有一人类知道者。噫,岂所谓龙德而隐者哉!”

醉落魄·丙寅中秋

〔宋代〕郭应祥

琼楼玉宇。分明不受人间暑。寻常岂是无三五。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素娥阅尽今和古。何妨小驻听吾语。当年弄影婆娑舞。妙曲虽传,毕竟人何许。

醉歌

〔宋代〕陆游

百骑河滩猎盛秋,至今血渍短貂裘。

谁知老卧江湖上,犹枕当年虎髑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