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山水

〔明代〕刘基

澹澹轻烟冪半林,涓涓飞瀑泻遥岑。

偶然坐石观流水,不记还山路浅深。

作品简介

《题画山水》是明代开国功臣刘基(伯温)的一首题画七绝。诗歌以水墨山水画为对象,前两句“澹澹轻烟冪半林,涓涓飞瀑泻遥岑”直接描绘画境:轻烟淡染林梢,飞瀑悬泻远山,以“澹澹”“涓涓”叠词营造空灵静谧的意境;后两句笔锋转至观画者的主观体验——“偶然坐石观流水”化身为画中高士,沉醉山水间竟“不记还山路浅深”,暗用《桃花源记》“忘路之远近”之典,将艺术欣赏的忘我境界与隐逸超然之情融为一体。全诗语言清丽,虚实相生,既再现画作神韵,又抒发出世之思,是明代题画诗中的典范之作。

创作背景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应作于刘基晚年(约洪武初年)。刘基虽助朱元璋建立明朝,但目睹官场倾轧(如胡惟庸排挤),渐生退隐之念。诗中“坐石观流水”的闲适,与“不记还山路”的迷醉,实为对政治纷扰的逃避和对林泉生活的向往。明代文人画兴盛,题画诗成为寄托情怀的载体,此诗既契合画境,亦折射刘基“功成身退”的理想,与其《郁离子》等作品中的隐逸思想一脉相承。

翻译注释

翻译

好似水波荡漾的轻烟覆盖了半片树林,细小的瀑布从远处陡峭的山崖飞泻而下。

偶然间坐在石头上观看流水,竟忘记了回去时山路的深浅。

注释

(1)澹澹:水波微微荡漾的样子。

(2)冪:覆盖,遮掩。

(3)涓涓:细水慢流的样子。

(4)遥岑:远处陡峭的小山崖。

全文拼音版

huàshānshuǐ
dàndànqīngyānbànlínjuānjuānfēixièyáocén
ǒuránzuòshíguānliúshuǐháishānqiǎnshēn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末明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和文学家。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明洪武三年封诚意伯,被誉为“帝师”、“王佐”。他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其诗文古朴雄放,《郁离子》为寓言名作。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后世常将其与诸葛亮相媲美,民间有“上有诸葛孔明,下有刘基伯温”之说。谥号“文成”。

相关推荐

戏题画山水图歌

〔唐代〕杜甫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

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

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

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

菩萨蛮·题画

〔清代〕龚翔麟

赤泥亭子沙头小,青青丝柳轻阴罩。亭下响流澌,衣波双鹭鹚。

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娇蕊。添个浣衣人。红潮较浅深。

题画

〔明代〕沈周

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

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

题画

〔清代〕郑板桥

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懂懂,没没墨墨,绝不知乐在何处。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苦茗,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告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