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二首》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之一。纪昀评价这首诗“气机生动,语亦清老,结有神致”。
除夜二首·其一
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
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
比量旧岁聊堪喜,流转殊方又可惊。
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北宋灭亡、诗人从洛阳南渡后第二年的除夕。
翻译注释
翻译
五更时分城中的爆竹已经放完了,北风吹得江水翻涌,心情难以平复。
经历坎坷,双鬓也随着时节一年一年变白,只能让明亮的灯火来慰藉自己。
自己和上一年相比可喜的地方聊聊无几,只是四处流转异乡。
明天我要登上岳阳楼,遥看“岛烟湖雾”中春天来临的景象。
注释
(1)残更:旧时将一夜分为五更,第五更时称残更。
(2)朔吹:北风。
(3)鬓毛:鬓发。
(4)比量:比较。
(5)旧岁:过去的一年。
(6)殊方:远方。
全文拼音版
除夜二首·其一
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
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
比量旧岁聊堪喜,流转殊方又可惊。
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
作者介绍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徽宗政和三年(1113)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累迁太学博士。南渡后,召为兵部员外郎、翰林学士、知制诰,官至参知政事。以诗著名,原属江西诗派。宋室南渡后,诗风有了明显转变,由描写个人生活情趣转而抒发爱国思想,由清新明净趋向沉郁悲壮。亦工词,其词意境与诗相近,有清婉奇丽的特点,而豪放处又接近苏轼。有《简斋集》《无住词》。
陈与义的诗
相关推荐
除夜宿石头驿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除夜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除苏州刺史别洛城东花
乱雪千花落,新丝两鬓生。
老除吴郡守,春别洛阳城。
江上今重去,城东更一行。
别花何用伴,劝酒有残莺。
除夜太原寒甚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首·其一
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除夜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
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除夜雪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除夜寄弟妹
感时思弟妹,不寐百忧生。
万里经年别,孤灯此夜情。
病容非旧日,归思逼新正。
早晚重欢会,羁离各长成。
除夜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除夜寄微之
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
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
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