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倚栏杆不尽兴亡

〔元代〕张可久

倚栏杆不尽兴亡。数九点齐州,八景湘江,吊古词香,招仙笛响,引兴杯长。

远树烟云渺茫,空山雪月苍凉。白鹤双双,剑客昂昂,锦语琅琅。

作品简介

《折桂令·次酸斋韵》是元代散曲作家张可久创作的一支散曲,此曲作者用宏大的视角写出自己的寂寥情怀,在这荒凉萧瑟的场景中寄托自己对人生的愁闷。全曲以广阔宏大的视角入手,对景物进行描绘,将作者置于一种宽阔的时空里,从而将情感隐含在字里行间,以闺阁绵语作结,最后给人一种余味悠长之感。

创作背景

《折桂令·次酸斋韵》这支散曲题为“次酸斋韵”,当是读了贯去石相关散曲之后的和作。因资料缺乏,其具体的创作时间以及本事难以确证。

翻译注释

翻译

倚栏干看不尽千古兴亡,数神州见九点小小烟尘,看湘江八景渺茫。凭吊古迹诗词飘香,招引仙人竹笛鸣响,激情奔放举杯痛饮杜康。

远处的树丛笼罩云雾青烟迷离朦胧,空山上明月辉映白雪落寞苍凉。看云天白鹤一双双自在飞翔,大道上剑客游侠意气昂扬,锦绣闺房里笑语琅琅。

注释

(1)酸斋:元散曲家贯云石的别号。

(2)不尽兴亡:指对历代兴亡变迁的感慨绵绵不尽。

(3)九点齐州:即中国。古时中国分为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九州。

(4)八景湘江:即潇湘八景。

(5)吊古词香:指凭吊古迹抒怀赋诗。

(6)引兴杯长:谓兴致佳饮酒多。化用白居易《初授秘监并赐金紫闲吟小酌偶写所怀》诗句:“酒引眼前兴,诗留身后名。”

全文拼音版

zhéguìlìng··lángānjǐnxìngwáng
lángānjǐnxìngwángshùjiǔdiǎnzhōujǐngxiāngjiāngdiàoxiāngzhāoxiānxiǎngyǐnxìngbēizhǎng
yuǎnshùyānyúnmiǎomángkōngshānxuěyuècāngliángbáishuāngshuāngjiànángángjǐnlángláng

作者介绍

张可久(1270—1350),浙江庆原路(今浙江省宁波市)人。曾多次任下级官吏,后以路吏转首领官。至正初年(1341年),为昆山幕僚。一生怀才不遇,时官时隐,曾漫游江南之名胜古迹。工散曲,尤善小令,与乔吉齐名。主要作品有《小山乐府》。

张可久的诗

相关推荐

折桂令·西陵送别

〔元代〕张可久

画船儿载不起离愁,人到西陵,恨满东州。懒上归鞍,慵开泪眼,怕倚层楼。

春去春来,管送别依依岸柳。潮生潮落,会忘机泛泛沙鸥。烟水悠悠,有句相酬,无计相留。

折桂令·功名百尺竿头

〔元代〕张养浩

功名百尺竿头,自古及今,有几个干休:一个悬首城门;一个和衣东市;一个抱恨湘流。

一个十大功亲戚不留;一个万言策贬窜忠州。一个无罪监收,一个自抹咽喉。仔细寻思,都不如一叶扁舟。

折桂令·拟张鸣善

〔元代〕倪瓒

草茫茫秦汉陵阙,世代兴亡,却便似月影圆缺。山人家堆案图书,当窗松桂,满地薇蕨。

侯门深何须刺谒?白云自可怡悦。到如何世事难说,天地间不见一个英雄,不见一个豪杰!

折桂令·九日

〔元代〕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折桂令·荆溪即事

〔元代〕乔吉

问荆溪溪上人家,为甚人家,不種梅花?老树支门,荒蒲绕岸,苦竹圈笆。

寺无僧狐狸样瓦,官无事乌鼠当衙。白水黄沙,倚遍栏干,数尽啼鸦。

折桂令·中秋

〔元代〕张养浩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折桂令·长江浩浩西来

〔元代〕张养浩

长江浩浩西来,水面云山,山上楼台。山水相连,楼台相对,天与安排。诗句成云山动色,酒杯倾天地忘怀。醉眼睁开,遥望蓬莱,一半儿云遮,一半儿烟霾。

折桂令·题录鬼薄

〔元代〕周浩

想贞元朝士无多,满目江山,日月如梭。上苑繁华,西湖富贵,总付高歌。

麒麟冢衣冠坎坷,凤凰台人物蹉跎。生待如何,死待如何?纸上清名,万古难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