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幸三会寺应制

〔唐代〕上官婉儿

释子谈经处,轩臣刻字留。

故台遗老识,残简圣皇求。

驻跸怀千古,开襟望九州。

四山缘塞合,二水夹城流。

宸翰陪瞻仰,天杯接献酬。

太平词藻盛,长愿纪鸿休。

作品简介

《驾幸三会寺应制》是唐代女诗人上官婉儿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 。此诗为应制诗,写驾临三会寺的景象,说明了皇帝来此地考察的缘由,同时描绘了一幅雄阔的江山社稷图,显示了皇家宽容开阔的胸襟。全诗辞藻华丽,大气恢弘。

创作背景

《驾幸三会寺应制》这首诗创作于景龙二年(708)十月三日,皇帝以及当时的皇太后驾临三会寺。按照大唐的礼俗,天子游行,一般会责令当朝的文武百官随同,以便根据天子的意思奉命写文,以此增添雅兴,一同去的除了上官婉儿,还有当时婉儿的情人宰相崔湜。崔湜能得以参与游玩,也是婉儿暗中提拔的结果,这首诗可以看出婉儿对崔湜的在乎有多重。

翻译注释

翻译

和尚讨论佛经的处所,臣僚们刻在厅堂里的字迹就可保留。

旧时台省的遗老还能认识,连圣上也在找那些断简残篇。

皇上来这里追怀千古的历史,敞开胸襟遥望天下的九州。

四周山势缘着要塞而会合,两条河水夹着城堡而流。

皇上的御笔都陪同一起被瞻仰,天子的酒杯也接受群臣的奉献和报恩。

太平盛世的文章自然藻饰华盛,但愿永远纪念这回伟大而美妙的诗会。

注释

(1)应制:应制诗,封建时代臣属接受皇帝命令所作、所和的诗。

(2)释子:和尚。

(3)驻跸:皇上车驾停下。跸,这里指帝王的车驾。

(4)宸翰:帝王的墨迹。

(5)鸿休:有鸿业之意。

全文拼音版

jiàxìngsānhuìyīngzhì
shìzitánjīngchùxuānchénliú
táilǎoshícánjiǎnshènghuángqiú
zhù怀huáiqiānkāijīnwàngjiǔzhōu
shānyuánsāièrshuǐjiāchéngliú
chénhànpéizhānyǎngtiānbēijiēxiànchóu
tàipíngzǎoshèngzhǎngyuàn鸿hóngxiū

作者介绍

上官婉儿(664—710),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人,唐代著名女政治家、诗人。上官仪孙女,自幼入宫为婢,因才华受武则天重用,掌诏命多年,有"巾帼宰相"之称。中宗时封昭容,主持文坛,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推动唐诗律化发展。诗作清新俊逸,《彩书怨》等作品展现女性独特视角。后因参与政变被李隆基所杀。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女性文人之一,其政治作为与文学活动对盛唐文化有重要贡献,《全唐诗》存其诗三十二首。

上官婉儿的诗

相关推荐

幽涧泉

〔唐代〕李白

拂彼白石,弹吾素琴。

幽涧愀兮流泉深,善手明徽高张清。

心寂历似千古,松飕飗兮万寻。

中见愁猿吊影而危处兮,叫秋木而长吟。

客有哀时失职而听者,泪淋浪以沾襟。

乃缉商缀羽,潺湲成音。

吾但写声发情于妙指,殊不知此曲之古今。

幽涧泉,鸣深林。

春日

〔南北朝〕徐陵

岸烟起暮色,岸水带斜晖。

径狭横枝度,帘摇惊燕飞。

落花承步履,流涧写行衣。

何殊九枝盖,薄暮洞庭归。

喜迁莺·晓月坠

〔五代〕李煜

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频欹。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啼莺散,馀花乱,寂寞画堂深院。片红休埽尽从伊,留待舞人归。

萤火

〔唐代〕杜甫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阳飞。

未足临书卷,时能点客衣。

随风隔幔小,带雨傍林微。

十月清霜重,飘零何处归。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唐代〕杜甫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过文登营

〔明代〕戚继光

冉冉双幡度海涯,晓烟低护野人家。

谁将春色来残堞,独有天风送短笳。

水落尚存秦代石,潮来不见汉时槎。

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

河传·太平天子

〔五代〕孙光宪

太平天子,等闲游戏,疏河千里。柳如丝,偎倚绿波春水,长淮风不起。

如花殿脚三千女,争云雨,何处留人住?锦帆风,烟际红,烧空,魂迷大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