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络索·长城

〔清代〕纳兰性德

野火拂云微绿,西风夜哭。苍茫雁翅列秋空,忆写向、屏山曲。

山海几经翻覆,女墙斜矗。看来费尽祖龙心,毕竟为、谁家筑。

作品简介

《一络索·长城》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上片写大漠深处的荒野之夜,迷离生动。下片写景转为抒情,启人深思。全词着重通过描写和叙述来抒发对历史的心灵感悟,感情沉郁,凄侧哀婉之至。

创作背景

词或是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秋,容若觇梭龙,正值“鬼节”,面对眼前荒漠的残碑断碣,心有感慨而作。

翻译注释

翻译

鬼火闪着微微的绿光,在空中飞舞,行迹不定,好像与云天相接。夜里西风呼啸,如同鬼在哭号。在苍茫的秋空之上,大雁排着队形,飞向远方。

曲折如屏的江山。几度易主,长城箭垛仍然斜斜地矗立在山头。秦始皇当年为修长城费尽心机,但如今看来,他这长城到底是替谁修的呢?

注释

(1)一络索:此调又名《洛阳春》《一落索》《玉连环》等。有不同体格,俱为双调。此首为其一体,上、下片各四句,共四十六字,上、下片第一、二、四句押仄声韵。

(2)野火拂云微绿:此句谓大漠荒野之夜,磷火绿光闪闪,好像与天上的云朵连到了一起。野火,指磷火,即俗称之“鬼火”。

(3)苍茫:空旷辽远。

(4)屏山曲:如屏风样曲折的山形。宋陈肖岩《庚溪诗话》:“千里故乡,十年华屋,乱魂飞过屏山簇。”此处代指绵延起伏的长城。

(5)山海:山与海。

(6)翻覆:巨大而彻底的变化。

(7)女墙:城墙上的矮墙、小墙,这里代指城墙。

(8)祖龙:秦始皇。语见《史记·秦始皇本纪》裴躺集解引苏林曰:“祖,始也;龙,人君象。谓始皇也。”

全文拼音版

luòsuǒ··zhǎngchéng
huǒyúnwēi绿西fēngcāngmángyànchìlièqiūkōngxiěxiàngpíngshān
shānhǎijīngfānqiángxiéchùkànláifèijǐnlóngxīnjìngwèishuíjiāzhù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著名词人,满洲正黄旗人。其词哀感顽艳,真挚自然,以小令见长,代表作《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人生若只如初见”、《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等广为传诵。出身显赫(大学士明珠长子),却厌弃权贵,多结交汉族文人。词风近南唐后主,王国维评其“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英年早逝,有《饮水词》传世,为清代词坛巅峰。

纳兰性德的诗

相关推荐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

〔宋代〕辛弃疾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临江仙·雨停荷芰逗浓香

〔五代〕阎选

雨停荷芰逗浓香,岸边蝉噪垂杨。物华空有旧池塘,不逢仙子,何处梦襄王。

珍簟对欹鸳枕冷,此来尘暗凄凉。欲凭危槛恨偏长,藕花珠缀,犹似汗凝妆。

点绛唇·桃源

〔宋代〕秦观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元代〕王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瑞鹤仙·卷帘人睡起

〔元代〕张枢

卷帘人睡起。放燕子归来,商量春事。风光又能几?减芳菲、都在卖花声里。吟边眼底,被嫩绿、移红换紫。甚等闲、半委东风,半委小溪流水。

还是,苔痕湔雨,竹影留云,待晴犹未。兰舟静舣,西湖上、多少歌吹。粉蝶儿、守定落花不去,湿重寻香两翅。怎知人、一点新愁,寸心万里。

鹤冲天·清明天气

〔宋代〕杜安世

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台榭绿阴浓,薰风细。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恰是逍遥际。单夹衣裳,半笼软玉肌体。

石榴美艳,一撮红绡比。窗外数修篁,寒相倚。有个关心处,难相见,空凝睇。行坐深闺里,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