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五日观月黄楼席上次韵

〔宋代〕苏轼

中秋天气未应殊,不用红纱照座隅。

山下白云横匹素,水中明月卧浮图。

未成短棹还三峡,已约轻舟泛五湖。

为问登临好风景,明年还忆使君无。

作品简介

《十月十五日观月黄楼席上次韵》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的一首词,此词为词人下元节登黄楼所作,描绘了下元月明、佳景,抒写出自己的志趣与感叹。词中以“不用红纱”反衬月明皎洁,借山水月影展现美景,并抒发归隐江湖之志;最后感叹时光易逝,未来难料,却仍以美好诗意献于楼、友与己。全诗意境高远,情感丰富,展现出词人豁达与深沉并存的情怀,情韵无限。

翻译注释

翻译

比起中秋时节的好天气,下元日的天气也并没什么不同;无需用红纱灯照着坐位的旁边。

远远望去,高山之下,白云冉冉,就像横铺的一条白色丝绢;俯瞰楼下,水中倒映一轮明月,宛如横卧的一幅浮图画卷。

扁舟短棹,尚未备妥,归去三峡,尚待时日;然已约轻舟,泛舟五湖,可拟当下。

借问诸位,今日登临,风景绝佳;可是,明年今日,谁还会忆起,我这位太守呢?

注释

(1)匹素:白色丝绢。

(2)短棹:划船用的小桨。

(3)为问:借问,请问。

(4)使君:苏轼自指。

全文拼音版

shíyuèshíguānyuèhuánglóushàngyùn
zhōngqiūtiānwèiyīngshūyònghóngshāzhàozuò
shānxiàbáiyúnhéngshuǐzhōngmíngyuè
wèichéngduǎnzhàoháisānxiáyuēqīngzhōufàn
wèiwèndēnglínhǎofēngjǐngmíngniánhái使shǐjūn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其诗、词、散文成就卓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豪放洒脱,开宋词豪放派先河,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却豁达乐观。书法、绘画亦有造诣,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

苏轼的诗

相关推荐

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元代〕王实甫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今春,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

十二月一日三首·其一

〔唐代〕杜甫

今朝腊月春意动,云安县前江可怜。

一声何处送书雁,百丈谁家上水船。

未将梅蕊惊愁眼,要取楸花媚远天。

明光起草人所羡,肺病几时朝日边。

十五夜观灯

〔唐代〕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