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对酒》是南宋诗人高翥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清明扫墓为背景,描绘了生死对比的深刻画面。首联“南北山头多墓田”展现清明祭扫的普遍景象;颔联“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以生动的比喻写祭奠场景,凄美而震撼;颈联“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形成生死、哀乐的强烈反差;尾联“人生有酒须当醉”抒发及时行乐的感慨,暗含对生命短暂的无奈。全诗语言质朴,意象鲜明,在冷峻的写实中透露出深沉的哲思。
清明日对酒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清明日对酒》此诗具体创作年份不详,约作于南宋中后期。高翥作为江湖诗派代表,长期隐居不仕,诗中可见其看透生死、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南宋社会动荡,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清明祭扫的悲凉与现实的无奈在诗中交织。“狐狸眠冢”与“儿女笑灯”的对比,既讽刺了人世间的短暂欢愉,也暗含诗人对乱世百姓命运的悲悯。末句的“醉酒”之叹,反映了诗人对儒家传统丧祭观念的疏离,带有鲜明的道家思想色彩。
翻译注释
翻译
南北山上有很多的墓地,清明时节都是忙于上坟祭扫的人群。
焚烧的纸灰像白色的蝴蝶到处飞舞,相思成泪,泪滴成血,仿佛红色的杜鹃。
黄昏时,静寂的坟场一片荒凉,独有狐狸躺在坟上睡觉,晚上归家儿女们在灯前欢声笑语。
人生本来如此,今朝有酒就应今朝醉,百年之后就连一滴也带不到地底。
注释
(1)纷然:众多繁忙的意思。
(2)九泉: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人指阴间。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高翥的诗
相关推荐
清平乐·春晚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清平乐·云垂平野
云垂平野,掩映竹篱茅舍。阒寂幽居实潇洒,是处绿娇红冶。
丈夫运用堂堂,且莫五角六张。若有一卮芳酒,逍遥自在无妨。
清江引·相思
相思有如少债的,每日相催逼。常挑着一担愁,准不了三分利。这本钱见他时才算得。
清明即事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溪行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清平乐·宫腰束素
宫腰束素,只怕能轻举。好筑避风台护取,莫遣惊鸿飞去。
一团香玉温柔,笑颦俱有风流。贪与萧郎眉语,不知舞错伊州。
清江引·笑靥儿
凤酥不将肋斗儿匀,巧倩含娇俊。红镌玉有痕,暖嵌花生晕。旋窝儿粉香都是春。
清明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清风涛
莫道萤光小,犹怀照夜心。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