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读诸葛武侯传

〔宋代〕王质

过隆中。桑柘倚斜阳,禾黍战悲风。世若无徐庶,更无庞统,沉了英雄。本计东荆西益,观变取奇功。转尽青天粟,无路能通。

他日杂耕渭上,忽一星飞堕,万事成空。使一曹三马,云雨动蛟龙。看璀璨、出师一表,照乾坤、牛斗气常冲。千年后,锦城相吊,遇草堂翁。

作品简介

《八声甘州·读诸葛武侯传》是宋代词人王质创作的一首词作,该词为词人读《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后联想到自己郁郁不得志的身世而有感而作。词的上片以日暮、岁暮之时的萧瑟景象起篇,渲染悲剧气氛,对诸葛亮未能完成统一大业表示极度遗憾。下片打破传统的过片成法,文义紧接上片,深情地缅怀诸葛亮,高度评价《出师表》,使上下片粘合为一。全词以叙事为主,间杂议论,只有开篇两句是景语,但读来流转自然,情寓理中。

创作背景

《八声甘州·读诸葛武侯传》该词具体创作年份未知。王质读《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专》时候联想到自己郁郁不得志的身世,于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抑郁情感而写下这首词。

翻译注释

翻译

经过隆中,斜阳下的桑麻绿油油的,秋风高歌,非常凄凉。假如世上没有徐庶则一定没有庞统,这些夭折的英雄们。本来谋划攻取荆门,静静等待他们的战功。在栗地中转悠了一圈,竟然发现没有了道路。

当年在渭地屯兵的诸葛,忽然一颗彗星降落,他的一切的谋划都成了空谈。曹氏大权被司马氏家掌握,司马氏集团如蛟龙之逢云雨,顺顺当当地发展壮大。欣赏出师表这样光彩照人,牛气冲天的作品。等过了数千年之后,我在草庐旁凭吊,看到堂前有一老翁。

注释

(1)八声甘州:词牌名,又名《甘州》、《潇蒲雨》等。此调因上下阕八韵,故名八声。乃慢词,与《甘州遍》、《甘州于》不同。双调九十七字,平韵。甘州,唐教坊曲名。

(2)诸葛武侯:即诸葛亮(181年9月17日—234年10月8日),字孔明,中国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散文家、发明家。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

(3)隆中:古隆中已有1800年历史。因诸葛亮“躬耕陇亩”、刘备“三顾茅庐”,引发《隆中对策》,被世人称为智者摇篮,三分天下的策源地。

(4)禾黍战悲风:禾黍颤粟于秋风中。

(5)徐庶:元直,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汉末三国时期人物,本名福,后因为友杀人而逃难,改名徐庶。

(6)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三国时刘备帐下谋士,官拜军师中郎将。才智与诸葛亮齐名,人称“凤雏”。

(7)东荆西益:荆、益二州。

(8)取奇功:出其不意的攻占方式,这里是夸耀诸葛亮的功绩。

(9)杂耕渭上: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据武功五丈原与魏将司马懿对垒。魏军坚壁不出,诸葛亮即分兵屯田于渭水两岸,和当地居民杂处而耕,作为久驻之计。

(10)一星飞堕:这里用的暗喻,就是流行坠落代表一个人死亡。这里指诸葛亮之死。

(11)一曹三马:据传曹操曾梦三马同食一槽(《晋书·宣帝纪》)。“曹”应作“槽”。三马,指司马懿、司马顺、司马昭父子。

(12)蛟龙:蛟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水龙,由于蛟龙常被人们目击,而应为人知,蛟栖息在湖渊等聚水处,也会悄悄地隐居在离民家很远的池塘或河流的水底。隐栖在池塘与河川的蛟龙,一般会被称作“潜蛟”。

(13)出师一表:即《出师表》,它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

(14)乾坤:八卦中的两卦,乾为天,坤为地,乾坤代表天地。

(15)牛斗:指牛宿和斗宿。

(16)遇草堂翁:杜甫曾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避难入蜀,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营构草堂,前后居住长达三年之久,故以“草堂翁”命名。

全文拼音版

shēnggānzhōu··zhūhóuzhuàn
guòlóngzhōngsāngzhèxiéyángshǔzhànbēifēngshìruòshùgèngpángtǒngchénliǎoyīngxióngběndōngjīng西guānbiàngōngzhuǎnjìnqīngtiānnéngtōng
gēngwèishàngxīngfēiduòwànshìchéngkōng使shǐcáosānyúndòngjiāolóngkàncuǐcànchūshībiǎozhàoqiánkūnniúdǒuchángchōngqiānniánhòujǐnchéngxiāngdiàocǎotángwēng

作者介绍

王质(1135—1189),字景文,号雪山,兴国军(今湖北省阳新县)人。王质博通经史,文思敏捷,非常有才华。与九江王阮齐名,深受中书舍人张孝祥父子器重;御史中丞汪澈、枢密使张浚、川陕宣谕使虞允文都爱王质之才,曾先后聘其为幕僚。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于家中去世,享年55岁,葬于阳辛牛头山。

王质的诗

相关推荐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宋代〕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八声甘州·陪庾幕诸公游灵岩

〔宋代〕吴文英

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幻苍厓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

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问苍波无语,华发奈山青。水涵空、阑干高处,送乱鸦斜日落渔汀。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

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

〔宋代〕辛弃疾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宋代〕张炎

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

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向寻常、野桥流水,待招来,不是旧沙鸥。空怀感,有斜阳处,却怕登楼。

八声甘州·直青山缺处是孤城

〔近代〕王国维

直青山缺处是孤城,倒悬浸明湖。森千帆影里,参差宫阙,风展旌旟。向晚棹声渐急,萧瑟杂菰蒲。列炬严城去,灯火千衢。

不道繁华如许,又万家爆竹,隔院笙竽。叹沉沉人海,不与慰羁孤。剩终朝襟裾相对,纵委蛇,人已厌狂疏。呼灯且觅朱家去,痛饮屠苏。

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

〔宋代〕叶梦得

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

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

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

〔宋代〕汤恢

摘青梅荐酒,甚残寒,犹怯苎萝衣。正柳腴花瘦,绿云冉冉,红雪霏霏。隔屋秦筝依约,谁品春词?回首繁华梦,流水斜晖。

寄隐孤山山下,但一瓢饮水,深掩苔扉。羡青山有思,白鹤忘机。怅年华、不禁搔首,又天涯、弹泪送春归。销魂远,千山啼鴂,十里荼麋。

八声甘州·姑苏台和施芸隐韵

〔宋代〕吴文英

步晴霞倒影,洗闲愁、深杯滟风漪。望越来清浅,吴歈杳霭,江雁初飞。辇路凌空九险,粉冷濯妆池。歌舞烟霄顶,乐景沉晖。

别是青红阑槛,对女墙山色,碧澹宫眉。问当时游鹿,应笑古台非。有谁招、扁舟渔隐,但寄情、西子却题诗。闲风月,暗销磨尽,浪打鸥矶。

八声甘州·和梅津

〔宋代〕吴文英

记行云梦影,步凌波、仙衣剪芙容。念杯前烛下,十香揾袖,玉暖屏风。分种寒花旧盎,藓土蚀吴蛩。人远云槎渺,烟海沉蓬。

重访樊姬邻里,怕等闲易别,那忍相逢。试潜行幽曲,心荡更匆匆。井梧凋、铜铺低亚,映小眉、瞥见立惊鸿。空惆怅,醉秋香畔,往事朦胧。

甘州·寄李筠房

〔宋代〕张炎

望涓涓、一水隐芙蓉,几被暮云遮。正凭高送目,西风断雁,残月平沙。未觉丹枫尽老,摇落已堪嗟。无避秋声处,愁满天涯。

一自盟鸥别后,甚酒瓢诗锦,轻误年华。料荷衣初暖,不忍负烟霞。记前度翦灯一笑,再相逢、知在那人家。空山远,白云休赠,只赠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