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冷朝阳还上元

〔唐代〕韩翃

青丝缆引木兰船,名遂身归拜庆年。

落日澄江乌榜外,秋风疏柳白门前。

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连。

秋后依依寒食里,共君携手在东田。

作品简介

《送冷朝阳还上元》是唐代诗人韩翃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为冷朝阳进士及第归家省亲的送别诗,首联叙行色,颔联用典故恭维友人,颈联遥想沿途景色,尾联抒写两地相思。在韩翃大量的送别诗中,此诗算是其萧疏之诗风的代表作。

创作背景

《送冷朝阳还上元》这是一首饯别之作,作于大历四年(公元769年)。金陵人冷朝阳登进士第,不待授官,即归金陵,意即上元省亲,韩翃、李端、钱起、李嘉祐等为之饯行,赋诗赠别。

翻译注释

翻译

青丝绳牵引着幽雅的木兰船,船中之人是进士及第者,正归家省亲。

波光粼粼的澄江上,斜日依偎着乌黑发亮的归舟;巍峨的白门前,秋风阵起,吹拂着萧疏的柳条。

所居庄园,小桥流水,通往附近的集市;庄园的附近,青山绿水,湖光山色,闲云野寺,一线相连。

此去一秋,何日才能相见,恐怕只有等寒食节里与君携手共游东田的大好山色。

注释

(1)冷朝阳:生卒年不详,金陵(今江苏南京)人。

(2)缆:绳。

(3)木兰船:指用木兰树材制成的船,有时用作船的美称。

(4)拜庆:即拜家庆,唐时称归家省亲为拜家庆。

(5)乌榜:即用黑油涂饰的船。榜:船桨,借指船。

(6)白门:六朝皆定都建康,其正南门为宣阳门,俗称白门,后用以代指金陵。

(7)家林:自家的园林,泛指家乡。

(8)寒食:一作“寒梦”

(9)东田:在金陵城外。

全文拼音版

sònglěngcháoyánghuánshàngyuán
qīnglǎnyǐnlánchuánmíngsuìshēnguībàiqìngnián
luòchéngjiāngbǎngwàiqiūfēngshūliǔbáiménqián
qiáotōngxiǎoshìjiālínjìnshāndàipínglián
qiūhòuhánshígòngjūnxiéshǒuzàidōngtián

作者介绍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十三载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其诗工于七绝,《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传诵千古,被唐德宗亲自擢用。诗风清丽含蓄,多写送别酬唱与闺情宫怨,《章台柳》词背后与柳氏的爱情故事更添传奇色彩。作为大历诗坛代表,其创作兼具盛唐余韵与中唐新声,《全唐诗》存诗三卷,对晚唐温庭筠等诗人有一定影响。

韩翃的诗

相关推荐

送浑将军出塞

〔唐代〕高适

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

子孙相承在朝野,至今部曲燕支下。

控弦尽用阴山儿,登阵常骑大宛马。

银鞍玉勒绣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

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

传有沙场千万骑,昨日边庭羽书至。

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

意气能甘万里去,辛勤判作一年行。

黄云白草无前后,朝建旌旄夕刁斗。

塞下应多侠少年,关西不见春杨柳。

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

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

送春

〔宋代〕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送征雁

〔唐代〕钱起

秋空万里净,嘹唳独南征。

风急翻霜冷,云开见月惊。

塞长怯去翼,影灭有馀声。

怅望遥天外,乡愁满目生。

送凌侍郎还宣州

〔宋代〕晏殊

日南藩郡古宣城,碧落神仙拥使旌。

津吏戒船东下稳,县僚负弩昼归荣。

江山谢守高吟地,风月朱公故里情。

曾预汉庭三独坐,府中谁敢伴飞觥。

送薛秀才南游

〔唐代〕许浑

姑苏城外柳初凋,同上江楼更寂寥。

绕壁旧诗尘漠漠,对窗寒竹雨潇潇。

怜君别路随秋雁,尽我离觞任晚潮。

从此草玄应有处,白云青嶂一相招。

送别得书字

〔唐代〕李白

水色南天远,舟行若在虚。

迁人发佳兴,吾子访闲居。

日落看归鸟,潭澄羡跃鱼。

圣朝思贾谊,应降紫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