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之常德

〔宋代〕萧立之

秋风原头桐叶飞,幽篁翠冷山鬼啼。

海图拆补儿女衣,轻衫笑指秦人溪。

秦人得知晋以前,降唐臣宋谁为言?

忽逢桃花照溪源,请君停篙莫回船。

编蓬便结溪上宅,采桃为薪食桃实。

山林黄尘三百尺,不用归来说消息。

作品简介

《送人之常德》是宋末元初诗人萧立之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由儿女衣服上的小溪联想到常德桃花源,表达了诗人在混乱的时世想要择一处安稳之地隐居避世的愿望。全诗利落简劲。

创作背景

《送人之常德》此诗创作具体时间未知,作者送友德,乃作此咏写桃花源之诗送之。诗中表露了作者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翻译注释

翻译

秋风吹过原野,桐叶在空中飘飞,幽静的竹丛泛着冷冷的绿色,在风中发出阵阵哀吟,仿佛山鬼在啼哭。

将画有山海图案的旧织物给小儿女拆补做衣服,调皮的小孩子笑着指出衣衫上的小溪是秦人桃花源的溪水。

桃花源里的秦朝人只知道秦朝的事,魏晋之后的事情都没听说过,唐朝宋代的兴亡历史又有谁会告诉他们?

如果您去寻访桃花源啊,看见桃花遍开在溪水源头,请您一定要停下来欣赏,千万不要就此返程。

您最好编织蓬草做屋子,就此在溪边住下,每天烧桃树吃桃子,自在逍遥。

山林外面黄尘滚滚,您不用再回来向大家诉说发现了桃花源的消息。

注释

(1)幽篁:《楚辞·九歌·山鬼》:“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篁,竹。

(2)秦人:指桃源中人。《桃花源记》里说的最初到桃源洞去的居民都是为了避秦政的暴虐而去。

(3)秦人得知晋以前:秦人句:《桃花源记》载,洞里的人连汉代都不知道,更不必说是魏晋,渔人便将所知道的世间情形,告诉了他们,大家都为之感叹。

全文拼音版

sòngrénzhīcháng
qiūfēngyuántóutóngfēiyōuhuángcuìlěngshānguǐ
hǎichāiérqīngshānxiàozhǐqínrén
qínrénzhījìnqiánjiàngtángchénsòngshuíwèiyán
féngtáohuāzhàoyuánqǐngjūntínggāohuíchuán
biānpéng便biànjiéshàngzháicǎitáowèixīnshítáoshí
shānlínhuángchénsānbǎichǐyòngguīláishuōxiāo

作者介绍

萧立之(1203—?),字斯立,自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1250年)进士,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南宋危急时期,参预保卫本朝的战争;南宋亡後,对元代的统治极端憎恶,遂而归隐。诗为谢枋得所赏。作品大多爽快峭立,自成风格。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敏《识后》,明嘉庆《赣州府志》卷九有传。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副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萧立之的诗

相关推荐

送杜审言

〔唐代〕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送邢桂州

〔唐代〕王维

铙吹喧京口,风波下洞庭。

赭圻将赤岸,击汰复扬舲。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

送无本师归范阳

〔唐代〕韩愈

无本于为文,身大不及胆。

吾尝示之难,勇往无不敢。

蛟龙弄角牙,造次欲手揽。

众鬼囚大幽,下觑袭玄窞。

天阳熙四海,注视首不颔。

鲸鹏相摩窣,两举快一啖。

夫岂能必然,固已谢黯黮。

狂词肆滂葩,低昂见舒惨。

奸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澹。

蜂蝉碎锦缬,绿池披菡萏。

芝英擢荒榛,孤翮起连菼。

家住幽都远,未识气先感。

来寻吾何能,无殊嗜昌歜。

始见洛阳春,桃枝缀红糁。

遂来长安里,时卦转习坎。

老懒无斗心,久不事铅椠。

欲以金帛酬,举室常顑颔。

念当委我去,雪霜刻以憯。

狞飙搅空衢,天地与顿撼。

勉率吐歌诗,慰女别后览。

送李儋

〔唐代〕韦应物

别离何从生,乃在亲爱中。

反念行路子,拂衣自西东。

日昃不留宴,严车出崇墉。

行游非所乐,端忧道未通。

春野百卉发,清川思无穷。

芳时坐离散,世事谁可同。

归当掩重关,默默想音容。

送友人游梅湖

〔唐代〕李白

送君游梅湖,应见梅花发。

有使寄我来,无令红芳歇。

暂行新林浦,定醉金陵月。

莫惜一雁书,音尘坐胡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