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从弟仲德

〔魏晋〕陶渊明

衔哀过旧宅,悲泪应心零。

借问为谁悲?怀人在九冥。

礼服名群从,恩爱若同生。

门前执手时,何意尔先倾!

在数竟不免,为山不及成。

慈母沈哀疚,二胤才数龄。

双位委空馆,朝夕无哭声。

流尘集虚坐,宿草旅前庭。

阶除旷游迹,园林独馀情。

翳然乘化去,终天不复形。

迟迟将回步,恻恻悲襟盈。

作品简介

《悲从弟仲德》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写作者回到老家凭吊从弟的旧宅,感到物是人非,心中恻怆。全诗分五层委婉道来,情感真挚,表现了陶渊明情感至上和逍遥自佚的性格特征。

创作背景

《悲从弟仲德》这首诗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八年(412年),陶渊明四十八岁。这一年,陶渊明全家离开南村,回到阔别六年的上京里老家。

翻译注释

翻译

凭吊旧宅含悲痛,心伤难止泪飘零。

问我如今为谁悲?所怀之人在幽冥。

按礼成服为堂弟,恩情不减同胞生。

门前执手话别时,谁料你会先凋殒。

天数命定不免死,建功立业竟未成。

慈母哀伤心沉痛,二子尚且是幼童。

夫妻灵位置空馆,早晚寂寞无哭声。

灰尘堆积在空座,隔年杂草生前庭。

台阶荒废无踪迹,唯有园林留遗情。

暗随自然消逝去,终古不再见身形。

脚步沉重缓缓归,忧伤悲痛泪沾襟。

注释

(1)衔哀:心怀哀痛。三国魏·嵇康《养生论》:“终朝未餐,则嚣然思食;而曾子衔哀,七日不饥。”衔,含。

(2)过:访,探望。这里有凭吊之意。

(3)旧宅:指柴桑敬德的旧居。

(4)悲泪:悲伤的眼泪。

(5)零:落下。

(6)借问:古诗中常见的假设性问语。一般用于上句,下句即作者自答。

(7)怀人:所怀念的人。

(8)礼服:指五服亲疏关系。古代按血统的亲疏关系,把服丧的礼服分为五个等级,叫五服。

(9)群:众。

(10)从:指堂房亲属。如堂兄弟称从兄弟,堂伯叔称从伯叔。

(11)同生:谓同父所生。《国语·晋语四》:“其同生而异姓者,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

(12)执手:握手告别。《诗经·郑风·遵大路》:“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郑玄笺:“言执手者,思望之甚也。”

(13)何意:哪里料到。《后汉书·申屠蟠传》:“蟠勃然作色曰:‘始吾以子为可与言也,何意乃相拘教乐贵之徒邪?’”

(14)尔:你。

(15)倾:指死。

(16)在数:谓由于天数。数,指自然的定数。一作“毁”。

(17)竟不免:终不免于死。不,一作“未”。

(18)为山:指建立功业。《论语·子罕》:“譬如为山,未成一篑。”篑(kuì),盛土的筐子。

(19)沈:同“沉”。

(20)双位:夫妻灵位,指仲德与其妻之灵位。位,一作“泣”。

(21)委:置。

(22)朝夕:犹言从早到晚,整天。形容长时间。《诗经·小雅·北山》:“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

(23)流尘:指灰尘。三国魏·曹植《仲雍哀辞》:“流尘飘荡魂安归。”

(24)集:聚,落满。

(25)虚坐:空座。坐,通“座”。晋·潘岳《寡妇赋》:“奉虚坐兮肃清,愬空宇兮旷朗。廓孤立兮顾影,块独言兮听响。”

(26)宿草:隔年的草。《礼记·檀弓》:“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孔颖达疏:“宿草,陈根也,草经一年则根陈也。朋友相为哭一期,草根陈乃不哭也。”后用为悼念亡友之辞。

(27)旅:寄生。一作“依”。

(28)前庭:正屋前的庭院。汉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三:“白露涂前庭,应门重其关。”

(29)旷:空缺,荒废。

(30)游迹:行走的踪迹。指敬德而言。

(31)独:唯有。

(32)馀情:遗留下来的情意。

(33)乘化去:顺应自然的变化而逝去。化,造化。晋陶潜《归去来兮辞》:“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34)终天:终古、永久。谓如天之久远无穷。晋·潘岳《哀永逝文》:“今奈何兮一举,邈终天兮不反。”

(35)形:指形体。

(36)迟迟:这里形容不忍离去而行走迟缓的样子。《关尹子·三极》:“人之善琴者,有悲心则声凄凄焉,有思心则声迟迟然。”

(37)恻恻:悲痛、凄凉。汉·扬雄《太玄·翕》:“翕缴恻恻。”范望注:“鸟而失志,故高飞,飞而遇缴,欲去不得,故恻恻也。恻,痛也。”

(38)襟盈:满怀。襟,襟怀;盈,满。

(39)悲襟盈:一作“襟涕盈”。

全文拼音版

bēicóngzhòng
xiánāiguòjiùzháibēilèiyīngxīnlíng
jièwènwèishuíbēi怀huáirénzàijiǔmíng
míngqúncóngēnàiruòtóngshēng
ménqiánzhíshǒushíěrxiānqīng
zàishùjìngmiǎnwéishānchéng
chénāijiùèryìncáishùlíng
shuāngwèiwěikōngguǎnzhāoshēng
liúchénzuò宿cǎoqiántíng
jiēchúkuàngyóuyuánlínqíng
ránchénghuàzhōngtiānxíng
chíchíjiānghuíbēijīnyíng

作者介绍

陶渊明(365—427),又名陶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著名诗人、辞赋家,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是中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曾任彭泽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躬耕田园。其诗风清新自然,代表作《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饮酒》等,展现了对自由、淳朴生活的向往。他的作品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对后世文人影响极大,成为中国文化中高洁品格的象征。

相关推荐

悲陈陶

〔唐代〕杜甫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悲故交

〔唐代〕韦应物

白璧众求瑕,素丝易成污。

万里颠沛还,高堂已长暮。

积愤方盈抱,缠哀忽逾度。

念子从此终,黄泉竟谁诉。

一为时事感,岂独平生故。

唯见荒丘原,野草涂朝露。

悲秋

〔宋代〕黄公度

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

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

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

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

悲歌

〔两汉〕汉乐府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悲歌行

〔唐代〕李白

悲来乎,悲来乎。

主人有酒且莫斟,听我一曲悲来吟。

悲来不吟还不笑,天下无人知我心。

君有数斗酒,我有三尺琴。

琴鸣酒乐两相得,一杯不啻千钧金。

悲来乎,悲来乎。

天虽长,地虽久,金玉满堂应不守。

富贵百年能几何,死生一度人皆有。

孤猿坐啼坟上月,且须一尽杯中酒。

悲来乎,悲来乎。

凤凰不至河无图,微子去之箕子奴。

汉帝不忆李将军,楚王放却屈大夫。

悲来乎,悲来乎。

秦家李斯早追悔,虚名拨向身之外。

范子何曾爱五湖,功成名遂身自退。

剑是一夫用,书能知姓名。

惠施不肯干万乘,卜式未必穷一经。

还须黑头取方伯,莫谩白首为儒生。

悲愁歌

〔两汉〕刘细君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悲青坂

〔唐代〕杜甫

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

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

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

悲哉行

〔唐代〕王昌龄

勿听白头吟,人间易忧怨。

若非沧浪子,安得从所愿。

北上太行山,临风阅吹万。

长云数千里,倏忽还肤寸。

观其微灭时,精意莫能论。

百年不容息,是处生意蔓。

始悟海上人,辞君永飞遁。

悲秋诗

〔隋代〕杨广

故年秋始去,今年秋复来。

露浓山气冷,风急蝉声哀。

鸟击初移树,鱼寒欲隐苔。

断雾时通日,残云尚作雷。

悲歌

〔两汉〕刘辩

天道易兮我何艰,弃万乘兮退守蕃。

逆臣见迫兮命不延,逝将去汝兮适幽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