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破浣溪沙·一霎灯前醉不醒》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上片容若试图以醉来逃避离情的真实心态,凄楚之意顿现。下片引出人生感慨,实是自我解脱之语。全词语言浅淡,明白如话,似醒似醉,意境飘摇。
摊破浣溪沙·一霎灯前醉不醒
一霎灯前醉不醒,恨如春梦畏分明。淡月淡云窗外雨,一声声。
人道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又听鹧鸪啼遍了,短长亭。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卢氏亡故后之次年即康熙十六年(1677年),纳兰对亡妻的思念还是不能忘怀,在一个雨夜试图用“醉”来逃避离情,心生感慨而作《摊破浣溪沙·一霎灯前醉不醒》此词。
翻译注释
翻译
醉倒在灯前久久不曾醒来。愁绪迷离如同春梦,最好不要变得太清晰,否则更教人伤感。窗外云淡淡,月溶溶,渐淅雨声教人伤怀。
人说情到浓时就会转淡,我如今真的已不再多情。又听到短亭、长亭外鸪鹧啼叫不停,更平添凄凉无奈。
注释
(1)摊破浣溪沙:词牌名,一名《山花子》,实为《浣溪沙》之别体,不过上下片各增三字,移其韵于结句而已。双调,四十八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四句两平韵。
(2)一霎:谓时问极短,顷刻之间,一下子。
(3)春梦:春夜的梦,比喻转瞬即逝的好景。也比喻不能实现的愿望。
(4)鹧鸪:鸟名,体形似雷鸟而稍小,头顶紫红色,嘴尖,红色,脚短,亦呈红色。
(5)短长亭:短亭和长亭的并称,指送别的地方。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的诗
相关推荐
摊破浣溪沙·风絮飘残已化萍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峡暮,接天流。
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大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麄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摊破浣溪沙·五里滩头风欲平
五里滩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
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却似走来迎。子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