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破浣溪沙·一霎灯前醉不醒

〔清代〕纳兰性德

一霎灯前醉不醒,恨如春梦畏分明。淡月淡云窗外雨,一声声。

人道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又听鹧鸪啼遍了,短长亭。

作品简介

《摊破浣溪沙·一霎灯前醉不醒》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上片容若试图以醉来逃避离情的真实心态,凄楚之意顿现。下片引出人生感慨,实是自我解脱之语。全词语言浅淡,明白如话,似醒似醉,意境飘摇。

创作背景

卢氏亡故后之次年即康熙十六年(1677年),纳兰对亡妻的思念还是不能忘怀,在一个雨夜试图用“醉”来逃避离情,心生感慨而作《摊破浣溪沙·一霎灯前醉不醒》此词。

翻译注释

翻译

醉倒在灯前久久不曾醒来。愁绪迷离如同春梦,最好不要变得太清晰,否则更教人伤感。窗外云淡淡,月溶溶,渐淅雨声教人伤怀。

人说情到浓时就会转淡,我如今真的已不再多情。又听到短亭、长亭外鸪鹧啼叫不停,更平添凄凉无奈。

注释

(1)摊破浣溪沙:词牌名,一名《山花子》,实为《浣溪沙》之别体,不过上下片各增三字,移其韵于结句而已。双调,四十八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四句两平韵。

(2)一霎:谓时问极短,顷刻之间,一下子。

(3)春梦:春夜的梦,比喻转瞬即逝的好景。也比喻不能实现的愿望。

(4)鹧鸪:鸟名,体形似雷鸟而稍小,头顶紫红色,嘴尖,红色,脚短,亦呈红色。

(5)短长亭:短亭和长亭的并称,指送别的地方。

全文拼音版

tānhuànshā··shàdēngqiánzuìxǐng
shàdēngqiánzuìxǐnghènchūnmèngwèifēnmíngdànyuèdànyúnchuāngwàishēngshēng
réndàoqíngduōqíngzhuǎnbáoérjīnzhēnduōqíngyòutīngzhèbiànleduǎnzhǎngtíng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著名词人,满洲正黄旗人。其词哀感顽艳,真挚自然,以小令见长,代表作《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人生若只如初见”、《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等广为传诵。出身显赫(大学士明珠长子),却厌弃权贵,多结交汉族文人。词风近南唐后主,王国维评其“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英年早逝,有《饮水词》传世,为清代词坛巅峰。

纳兰性德的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