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富览亭永嘉作

〔宋代〕姜夔

日落爱山紫,沙涨省潮回。平生梦犹不到,一叶眇西来。欲讯桑田成海,人世了无知者,鱼鸟两相推。天外玉笙杳,子晋只空台。

倚阑干,二三子,总仙才。尔歌远游章句,云气入吾杯。不问王郎五马,颇忆谢生双屐,处处长青苔。东望赤城近,吾兴亦悠哉。

作品简介

《水调歌头·富览亭永嘉作》是宋代音乐家、词人姜夔创作的一首词,此词写游永嘉(今温州)富览亭所感。起笔写富览亭上纵目之景,接着引发沧海桑田的奇思,上结落到永嘉名胜吹台山;过片转笔描写游赏情景,以“仙才”赞扬同游之友,下言寄兴于优游山水、游戏自得,最后以忘情于山水的逸趣作结。此词与辛弃疾描写山水的某些词作风致相近。全词跌宕起伏,情趣高逸。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富览亭永嘉作》此词作于宁宗开禧二年(1206)。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词无甲子,当在游处州之后。词云一叶眇西来’,盖自处州泛瓯江至永嘉。”

翻译注释

翻译

这个富览亭在山上,山水之间颇有可乐,却是盲目地来到了。既然近海,就想问问桑田成海之事,但无人知晓,问鱼鸟,它们互相推诿。仙人王子晋的玉笙也听不到,此间只剩空空的吹笙台,自亦无从问。

一则神话传说,偏要再三询问,谓痴绝。但愈痴愈是对时局的关心。可是这也枉然。好在同游者都是仙才,大家还是对酒当歌,不问王羲之曾否出守永嘉,只忆起谢灵运曾登此山,可惜其屐迹己芜。幸赤城山近,相看两不厌,兴亦悠然。

注释

(1)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双调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用仄声韵和平仄混用的)。

(2)富览亭:在今浙江温州西北郭公山上,因晋代郭璞曾居于此而得名。《永嘉县志》:富览亭“在郭公山上,不越几席,而尽山水之胜”。

(3)永嘉:今浙江温州。

(4)一叶眇西来:指自己乘舟自西而来。一叶,指小舟。眇,遥远。

(5)桑田成海:指世事变化巨大。葛洪《神仙传》载麻姑语:“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6)鱼鸟两相推:对于作者的问讯鱼鸟互相推诿,不予回答。陆本“推”作“猜”。

(7)天外玉笙杳,子晋只空台:谓自王子晋成仙去后,再也听不到那清彻入云的笙曲,而只剩下这座空台。《列仙传》载:周灵王太子晋,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于伊洛之间,浮丘生接引上嵩山。后乘白鹤至缑氏山头,招手与世人告别,升仙而去。《永嘉县志》引《名胜志》:“吹台山在城南二十里,上有王子晋吹笙台。”只空台,厉钞“只”作“亦”。

(8)二三子:指与作者同登富览亭的友人。“二三子”为故人习惯说法表约数,《论语》中数见,如:“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知我者,二三子。”

(9)远游:《楚辞》之《远游》篇,表现的是屈原方正直行,不容于世,遂托词于与仙人游戏,周游天地之间,抒发道家超尘远举、无为自得的妙思。

(10)云气:凌云超脱的气象,也指道家的仙气。《远游》中“涉青云以泛滥游兮”、“绝氛埃而淑尤兮”都与此有关。

(11)王郎五马:王羲之的五马坊。《永嘉县志》:“五马坊在旧县治前。王羲之守永嘉,庭列五马,绣鞍金勒,出即控之。今有五马坊。”又据《浙江通志》考辨,王羲之本传无守永嘉事,他书亦不载,或由后人误读《晋书·孙绰传》中“会稽内史王羲之引为右军长史,转永嘉太守”之语并附会成五马坊、洗视池等古迹。又,古代以“五马”代称太守。古乐府《日出东南隅行》“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12)谢生双屐:谢灵运登山远游的木屐。《宋书·谢灵运传》:谢灵运曾为水嘉太守,亦以好游山水著称。他发明了一种登山的木屐,上山去掉前齿,下山去掉后齿,名为“谢公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13)赤城:道教名山,在今浙江天台县北。《会稽记》谓赤城山“土色皆赤,状似云霞,望之如雉堞”。

全文拼音版

shuǐdiàotóu··lǎntíngyǒngjiāzuò
luòàishānshāzhǎngshěngcháohuípíngshēngmèngyóudàomiǎo西láixùnsāngtiánchénghǎirénshìlezhīzhěniǎoliǎngxiāngtuītiānwàishēngyǎozijìnzhǐkōngtái
lángànèrsānzizǒngxiāncáiěryuǎnyóuzhāngyúnbēiwènwánglángxièshēngshuāngchùchùzhǎngqīngtáidōngwàngchìchéngjìnxìngyōuzāi

作者介绍

姜夔(1155—1221),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少随父宦游汉阳。父死,流寓湘、鄂间。诗人萧德藻以兄女妻之,移居湖州,往来于苏、杭一带。与张镃、范成大交往甚密。终生不第,卒于杭州。工诗,尤以词称。精通音律,曾著《琴瑟考古图》。词集中多自度曲,并存有工尺旁谱十七首。其词清空峻拔,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诗说》《白石道人歌曲》等。

姜夔的诗

相关推荐

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

〔宋代〕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水调歌头·落日古城角

〔宋代〕辛弃疾

落日古城角,把酒劝君留。长安路远,何事风雪敝貂裘。散尽黄金身世,不管秦楼人怨,归计狎沙鸥。明夜扁舟去,和月载离愁。

功名事,身未老,几时休。诗书万卷,致身须到古伊周。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何处依刘客,寂寞赋登楼。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宋代〕张孝祥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徒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杜若满芳洲。

水调歌头·题斗南楼和刘朔斋韵

〔宋代〕李昴英

万顷黄湾口,千仞白云头。一亭收拾,便觉炎海豁清秋。潮候朝昏来去,山色雨晴浓淡,天末送双眸。绝域远烟外,高浪舞连艘。

风景别,胜滕阁,压黄楼。胡床老子,醉挥珠玉落南州。稳驾大鹏八极,叱起仙羊五石,飞佩过丹丘。一笑人间世,机动早惊鸥。

水调歌头·舟次感成

〔清代〕蒋士铨

偶为共命鸟,都是可怜虫。泪与秋河相似,点点注天东。十载楼中新妇,九载天涯夫婿,首已似飞蓬。 年光愁病里,心绪别离中。

咏春蚕,疑夏雁,泣秋蛩。几见珠围翠绕,含笑坐东风。闻道十分消瘦,为我两番磨折,辛苦念梁鸿。谁知千里夜,各对一灯红。

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宋代〕辛弃疾

日月如磨蚁,万事且浮休。君看檐外江水,滚滚自东流。风雨瓢泉夜半,花草雪楼春到,老子已菟裘。岁晚问无恙,归计橘千头。

梦连环,歌弹铗,赋登楼。黄鸡白酒,君去村社一番秋。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此事君自了,千古一扁舟。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宋代〕苏轼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水调歌头·山家酿初熟

〔金代〕元好问

山家酿初熟,取醉不论钱。清溪留饮三日,鱼鸟亦欣然。见说玉华诗老,袖有望忧萱草,牛背稳于船。铁笛久埋没,雅曲竟谁传。

坐苍苔,攲乱石,耿不眠。长松夜半悲啸,笙鹤下遥天。天上金堂玉室,地下石城琼壁,别有一山川。把酒问明月,今夕是何年。

水调歌头·隐静山观雨

〔宋代〕张孝祥

青嶂度云气,幽壑舞回风。山神助我奇观,唤起碧霄龙。电掣金蛇千丈,雷震灵鼍万叠,汹汹欲崩空。尽泻银潢水,倾入宝莲宫。

坐中客,凌积翠,看奔洪。人间应失匕箸,此地独从容。洗了从来尘垢,润及无边焦槁,造物不言功。天宇忽开霁,日在五云东。

水调歌头·追和

〔宋代〕张元干

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重来吴会,三伏行见五湖秋。耳畔风波摇荡,身外功名飘忽,何路射旄头?孤负男儿志,怅望故园愁。

梦中原,挥老泪,遍南州。元龙湖海豪气,百尺卧高楼。短发霜粘两鬓,清夜盆倾一雨,喜听瓦鸣沟。犹有壮心在,付与百川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