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北望》是南宋诗人戴复古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凝练笔触抒写诗人北望中原的沉痛哀思。前两句“北望茫茫渺渺间”描绘中原故土沦丧后天地苍茫、山河破碎的荒凉景象,飞鸟徘徊难渡暗喻南北隔绝之悲;后两句直抒胸臆,“满目中原泪”道尽对故国的深切眷恋与收复无望的绝望,末句“莫上都梁第一山”以反语作结,极言登高远望只会徒增伤怀。全诗语言质朴而情感浓烈,将个人哀愁与家国之恨融为一体,展现了南宋遗民诗沉郁悲怆的典型风格。
盱眙北望
北望茫茫渺渺间,鸟飞不尽又飞还。
难禁满目中原泪,莫上都梁第一山。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盱眙北望》此诗作于南宋后期(具体年份不详),时淮河已成为宋金对峙的边界,盱眙(今江苏盱眙)地处淮河南岸,是南宋北疆要塞。戴复古作为江湖诗派代表诗人,一生布衣,漫游江淮间,亲见中原沦陷、山河易主之痛。诗中“都梁第一山”指盱眙都梁山,登此山可北望中原。诗人借“鸟飞还”暗喻北伐无望,以“莫上”之言反衬内心不敢直面故土沦丧的巨恸,反映了南宋士人对国耻未雪、偏安一隅的悲愤与无奈。
翻译注释
翻译
我向北方观望,一片渺茫,鸟儿可以自由地飞来飞去。
想起失陷于异族的中原,泪水沾满了衣襟,还是不要登上那高高的都梁山向北眺望,以免使我更伤心。
注释
(1)茫茫渺渺:形容遥远不甚分明的样子。
(2)莫上:不要上。
(3)都梁:在今江苏省盱眙县东南,隋炀帝曾在山上建有都梁宫。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馀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寄彭民望
斫地哀歌兴未阑,归来长铗尚须弹。
秋风布褐衣犹短,夜雨江湖梦亦寒。
木叶下时惊岁晚,人情阅尽见交难。
长安旅食淹留地,惭愧先生苜蓿盘。
忆住一师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
炉烟销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世难容
气质美如兰,才华复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
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孤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赠郭将军
将军少年出武威,入掌银台护紫微。
平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归。
爱子临风吹玉笛,美人向月舞罗衣。
畴昔雄豪如梦里,相逢且欲醉春晖。
柳梢青·岸草平沙
岸草平沙,吴王故苑,柳袅烟斜。雨后寒轻,风前香软,春在梨花。
行人一棹天涯,酒醒处、残阳乱鸦。门外秋千,墙头红粉,深院谁家?
有会而作
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
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
惄如亚九饭,当暑厌寒衣。
岁月将欲暮,如何辛苦悲。
常善粥者心,深念蒙袂非。
嗟来何足吝,徒没空自遗。
斯滥岂攸志,固穷夙所归。
馁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师。
山茶
山茶孕奇质,绿叶凝深浓。
往往开红花,偏在白雪中。
虽具富贵姿,而非妖冶容。
岁寒无后凋,亦自当春风。
吾将定花品,以此拟三公。
梅君特而洁,乃与夷叔同。
浣溪沙·花榭香红烟景迷
花榭香红烟景迷,满庭芳草绿萋萎,金铺闲掩绣帘低。
紫燕一双娇语碎,翠屏十二晚峰齐,梦魂消散醉空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