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阁道中雪

〔明代〕王守仁

瘦马支离缘绝壁,连峰窅窕入层云。

山村树瞑惊鸦阵,涧道雪深逢鹿群。

冻合衡茅炊火断,望迷孤戍暮笳闻。

正思讲习诸贤在,绛蜡清醅坐夜分。

作品简介

《木阁道中雪》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经过修文县与白云区交界处的木阁箐,所作的一篇七言格律诗。这首诗写龙场木阁箐的雪景,作者巧妙使用雪中景物,如瘦马、绝壁、山峰、白云、傍晚的山村、风吹树摇中的鸦阵、山涧小道、奔跑的鹿群、冰冻的草屋、迷朦在雪夜里的军营、暮色中传来的胡笳声等,表现了冬天的衰败与凄凉。作者此时被贬龙场,青云路渺,其心情凄迷纷乱,行走在如此凄凉的雪夜山道上,想起与学生在一起围着炉火燃起红烛品赏淡酒的快乐,两相比较,雪夜山道上的孤凄感觉更是沁人心魄。

翻译注释

翻译

瘦马衰弱沿着绝壁前行,山峰绵延深远连着层层白云。

山村傍晚风吹树摇惊动群鸦,在大雪覆盖的山涧小道遇到鹿群。

草屋被冻结了炊烟已断绝,军营迷朦暮色中传来胡笳声。

忽然想起此时讲习的诸贤都已到了,燃亮红烛分享淡酒坐到深夜时分。

注释

(1)木阁:即修文县木阁箐,在县城东南7公里处,驿道由此经过。

(2)支离:残缺,疲惫的样子。

(3)窅窕:遥远幽深的样子。

(4)绛蜡:红烛。

(5)清醅:没有滤过的酒。

全文拼音版

dàozhōngxuě
shòuzhīyuánjuéliánfēngyǎotiǎocéngyún
shāncūnshùmíngjīngzhènjiàndàoxuěshēnféng鹿qún
dònghéngmáochuīhuǒduànwàngshùjiāwén
zhèngjiǎngzhūxiánzàijiàngqīngpēizuòfēn

作者介绍

王守仁(1472—1529),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历任刑部主事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其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王守仁的诗

相关推荐

木兰花令·次马中玉韵

〔宋代〕苏轼

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犹旦暮。故将别语恼佳人,要看梨花枝上雨。

落花已逐回风去。花本无心莺自诉。明朝归路下塘西,不见莺啼花落处。

木兰花慢·杨花

〔清代〕张惠言

尽飘零尽了,何人解,当花看。正风避重帘,雨回深幕,云护轻幡。寻他一春伴侣,只断红、相识夕阳间。未忍无声委地,将低重又飞还。

疏狂情性算凄凉,耐得到春阑。便月地和梅,花天伴雪,合称清寒。收将十分春恨,做一天、愁影绕云山。看取青青池畔,泪痕点点凝斑。

木兰花慢·功名归堕甑

〔元代〕张弘范

功名归堕甑,便拂袖,不须惊。且书剑蹉跎,林泉笑傲,诗酒飘零。人间事、良可笑,似长空、云影弄阴晴。莫泣穷途老泪,休怜儿女新亭。

浩歌一曲饭牛声。天际暮烟冥,正百二河山。一时冠带,老却升平。英雄亦应无用,拟风尘、万里奋鹏程。谁忆青春富贵,为怜四海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