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诗

〔两汉〕曹植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子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慷慨对嘉宾,悽怆内伤悲。

作品简介

《情诗》是曹植创作的一首五言诗,属于魏晋时期“游子思归”题材的代表作。此诗以细腻的景物描写起兴,通过对比自然界的自由与征人的羁旅之苦,抒发了游子久役不归的哀愁和思乡之情。前四句以“微阴”“清风”“游鱼”“翔鸟”等意象勾勒出宁静自然的画面,反衬后文游子的悲苦。“游鱼”“翔鸟”的自由自在,与“客行士”的“徭役不得归”形成强烈反差,深化主题。曹植诗风“骨气奇高,词采华茂”(钟嵘《诗品》),此诗虽写哀情,但语言仍不失典雅流畅。此诗继承了《诗经》的比兴传统,并开启了后世山水田园诗的写景抒情手法,是建安文学中含蓄深婉的佳作。

创作背景

曹植晚年备受曹丕、曹叡猜忌,多次迁封,形同流放。《情诗》此诗可能作于太和年间(227—232年),曹植在辗转封地的途中,目睹百姓徭役之苦,结合自身漂泊无依的处境所作。

翻译注释

翻译

一抹轻云遮蔽了阳光,清风吹动我的衣裳。

鱼潜游于清澈的湖水,鸟飞翔于高高的天空。

离乡的游子,因劳作到遥远的他乡。

去的时候刚开始打霜,现在又已经是白露时节。

游子唱“彼黍离离”,留守人唱“式微式微,胡不归”。

对着宾客感情激荡,内心伤悲。

注释

(1)微阴:谈谈的薄云。

(2)翳:遮蔽。

(3)阳景:日光。

(4)飘:吹动。

(5)渌:一作“绿”,清澈。

(6)薄:迫近,靠近。

(7)眇眇:辽远。

(8)客行士:客居在外的人。

(9)徭役:古代统治者强迫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

(10)始出:刚刚出去服役。

(11)严霜结:露水凝结成寒冷的霜。指秋末冬初。

(12)今来:现在归来。

(13)白露晞:露水已干,意味着已没有霜。指春季。晞,干。

(14)游子:指在外服役者。

(15)黍离:指《诗经·王风》中的《黍离》。诗中说:“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这是流浪者抒发内心忧伤的诗。

(16)处者:居家者,留守人。

(17)式微:指《诗经・邶风》中的《式微》。诗中说:“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诗序》说,黎侯流亡于卫,随行臣子作此诗劝他归国。

(18)慷慨:情绪兴奋激动。

(19)嘉宾:好友,即“处者”。

(20)悽怆:凄凉悲伤。悽,同“凄”。

(21)內:内心。

全文拼音版

qíngshī
wēiyīnyángjǐngqīngfēngpiāo
yóuqiánshuǐxiángniǎobáotiānfēi
miǎomiǎoxíngshìyáoguī
shǐchūyánshuāngjiéjīnláibái
yóuzitànshǔchùzhěshìwēi
kāngkǎiduìjiābīnchuàngnèishāngbēi

作者介绍

曹植(192—232),字子建,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之子,曹丕之弟。其诗赋辞采华茂,情感深挚,代表作《洛神赋》《七步诗》等展现非凡才情,被誉为“建安之杰”。早年受曹操宠爱,后因曹丕猜忌备受压制。诗以五言为主,开六朝绮丽文风先河,钟嵘《诗品》称其“骨气奇高,词采华茂”。谢灵运有“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独得八斗”之誉,足见其文学地位。

相关推荐

六月十四日宿东林寺

〔宋代〕陆游

看尽江湖千万峰,不嫌云梦芥吾胸。

戏招西塞山前月,来听东林寺里锺。

远客岂知今再到,老僧能记昔相逢。

虚窗熟睡谁惊觉,野碓无人夜自舂。

赠傅都曹别

〔南北朝〕鲍照

轻鸿戏江潭,孤雁集洲沚。

邂逅两相亲,缘念共无已。

风雨好东西,一隔顿万里。

追忆栖宿时,声容满心耳。

落日川渚寒,愁云绕天起。

短翮不能翔,徘徊烟雾里。

绮罗香·红叶

〔宋代〕张炎

万里飞霜,千林落木,寒艳不招春妒。枫冷吴江,独客又吟愁句。正船舣、流水孤村,似花绕、斜阳归路。甚荒沟、一片凄凉,载情不去载愁去。

长安谁问倦旅?羞见衰颜借酒,飘零如许。谩倚新妆,不入洛阳花谱。为回风、起舞尊前,尽化作、断霞千缕。记阴阴、绿遍江南,夜窗听暗雨。

酬孟云卿

〔唐代〕杜甫

乐极伤头白,更长爱烛红。

相逢难衮衮,告别莫匆匆。

但恐天河落,宁辞酒盏空。

明朝牵世务,挥泪各西东。

采莲曲

〔南北朝〕刘孝威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

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

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