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行尽江南数十程,晓星残月入华清。
告别家园,攀山越岭,历经艰险。日夜兼程,于晓风残月之时,登上骊山华清宫。
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
长杨林中,朝元阁上,西风飒飒,落叶萧萧,好似阵阵冷雨之声。
注释
(1)华清宫:在陕西临潼骊山下,唐玄宗时建,昔日玄宗与贵妃游乐的胜地。
(2)数十程:数十个驿站的路程。
(3)朝元阁:唐代宫殿,在华清阁内。
(4)长杨:长杨宫,汉代的宫殿名,在今陕西省周至县东南。宫中种白杨树数亩,故名。
行尽江南数十程,晓星残月入华清。
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
行尽江南数十程,晓星残月入华清。
告别家园,攀山越岭,历经艰险。日夜兼程,于晓风残月之时,登上骊山华清宫。
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
长杨林中,朝元阁上,西风飒飒,落叶萧萧,好似阵阵冷雨之声。
(1)华清宫:在陕西临潼骊山下,唐玄宗时建,昔日玄宗与贵妃游乐的胜地。
(2)数十程:数十个驿站的路程。
(3)朝元阁:唐代宫殿,在华清阁内。
(4)长杨:长杨宫,汉代的宫殿名,在今陕西省周至县东南。宫中种白杨树数亩,故名。
《题华清宫》,是北宋诗人杜常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作者在途径华清宫时,看到凄清的景色,遥想昔日的繁华,有感而发。这首诗的首句舒事,次句写景,”晓风残月“使全诗披上一层迷幻凄凉的色彩,后半段借景抒情,由唐溯汉,概述历史的盛衰兴亡。此诗曾被误以为唐代诗人王建所做,经《宋诗纪事》证实,为北宋诗人杜常于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所作。
《华清宫》这首诗是作者于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在江南通过艰辛长途跋涉,来到了西安华清宫。看到昔日繁华的宫殿,如今已是凄清的景色,在凛凛西风下一片荒凉,长阳宫的白杨树林也雨声潇潇,仿佛在讲述着此时的历代王朝的兴衰和无情的更替!因此激发了诗人的无限感慨。
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阑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银烛高烧照不眠,呼儿饮马啜清泉。
寒砧万户月如水,塞雁一声霜满天。
金缕款歌来枕上,银瓶索酒到亭前。
明朝走马燕山道,赢得红楼说少年。
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
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
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渺渺太湖秋水阔,扁舟摇动碧琉璃。
松陵不隔东南望,枫落寒塘露酒旗。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棹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太一真人莲叶舟,脱巾露发寒飕飕。
轻风为帆浪为楫,卧看玉宇浮中流。
中流荡漾翠绡舞,稳如龙骧万斛举。
不是峰头十丈花,世间那得叶如许。
龙眠画手老入神,尺素幻出真天人。
恍然坐我水仙府,苍烟万顷波粼粼。
玉堂学士今刘向,禁直岧峣九天上。
不须对此融心神,会植青藜夜相访。
久厌尘坌乐静元,俸微犹乏买山钱。
徘徊真境不能去,且寄云房一榻眠。
一官南北鬓将华,数亩荒池净水花。
扫地开窗置书几,此生随处便为家。
此花南地知难种,惭愧僧闲用意栽。
海燕解怜频睥睨,胡蜂未识更徘徊。
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
惟有数苞红萼在,含芳只待舍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