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茂林修竹

〔南北朝〕谢灵运

跻险筑幽居,披云卧石门。

苔滑谁能步,葛弱岂可扪。

嫋嫋秋风过,萋萋春草繁。

美人游不还,佳期何由敦。

芳尘凝瑶席,清醑满金罇。

洞庭空波澜,桂枝徒攀翻。

结念属霄汉,孤景莫与谖。

俯濯石下潭,俯看条上猿。

早闻夕飚急,晚见朝日暾。

崖倾光难留,林深响易奔。

感往虑有复,理来情无存。

庶持乘日车,得以慰营魂。

匪为众人说,冀与智者论。

作品简介

《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茂林修竹》晋宋之际诗人谢灵运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该诗描写石门新居的环境及山间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期盼,末六句则进一步表述作者对生命之“道”的体悟。由景入情而又化情入理,情、景、理交融变化,从而丰富了诗作的内涵,显现了诗人复杂的心灵世界。

创作背景

谢灵运《游名山志》说:“石门山,两岩间微有门形,故以为称,瀑布飞泻,丹翠照曜。”自宋少帝景平元年(423)辞去永嘉太守回到家乡始宁之后,诗人不久便在石门山上修筑了新居,该诗即为诗人石门山上新居落成之后所作,时间大约在宋文帝元嘉元年(424)或二年(425)。

翻译注释

翻译

险峻的山崖上有我幽静的小屋,我高卧石门山上,四周白云缭绕。

崖边人迹罕至的小路上,长满滑腻的绿苔,纤弱的葛藤从崖上垂落,没有人敢拽着它攀高。

柔柔的秋风吹过之后,青青的春草又开始繁茂。

远游的好友,经年不归,聚会的佳期,何时再来。

那华美如玉的坐垫上已罩满了尘埃,金杯中注满了清纯的美酒,却与谁共同一醉。

湖面上波浪滚滚,不见归来的船帆,我攀援桂枝徒然张望,无奈地承受着离愁的煎熬。

思念之情,像云天一样深远,孤影独处,孤游无伴,又怎能把满怀的愁绪忘掉。

俯身捧起岩下清洁的潭水,洗一把脸,拾头仰看,茂密的树枝间猿群在哀鸣,在荡跳。

傍晚,狂飙骤起,误以为晨风怒吹,清晨,朝日初升又当成夕阳残照。

岩崖倾斜,阳光难以停留,森林深广,林涛声势浩浩。

感念离别的愁苦,忧愁萦绕在胸中然而一旦悟出人生的真谛,切私情杂念就会荡然无存,不留分毫。

我愿遵循乘日遨游的生活方式,以此安慰我的心灵。

从此淡漠世事,安居逍遥,这番道理,难以对俗人讲清,只希望能与富有知彗的人一起探讨。

注释

(1)石门:地名,在今浙江嵊县西北。

(2)刚溪:曲折回转的溪水。

(3)石濑:石间湍急的流水。

(4)茂林修竹:竹林茂密高深。

(5)跻险:攀登险峻的山峰。跻,攀登。

(6)披云:拨开云层。

(7)步:行走。

(8)葛:多年生草本植物,此指葛藤。

(9)扪:扶,持。

(10)嫋嫋:通“袅袅”,风吹物动的样子。《楚辞·九歌·湘夫人》:“嫋嫋兮秋风。”

(11)萋萋:草木繁盛的样子。《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12)美人:指朋友。

(13)敦:通“团”,团聚。“美人”“佳期”二句,以美人喻友人,言友人一去不回,归期渺茫。

(14)芳尘:轻尘。

(15)凝:积聚。

(16)瑶席:华美的坐席。

(17)清醑:美酒。

(18)罇:一种酒器。“芳尘”“清醑”二句,言我虽备好酒席,而友人久久不至。

(19)洞庭:湖名,在湖南境内。《楚辞·九歌·湘夫人》:“洞庭波兮木叶下。”

(20)攀翻:攀折,攀援。翻,援。《楚辞·招隐士》:“攀桂枝兮聊淹留。”“洞庭”“桂枝”二句,用波涨洞庭来喻友人行踪不定,音信渺茫;用攀折桂枝以表自己殷勤相待。

(21)结念:念念不忘。

(22)属:注目。

(23)霄汉:天宇。

(24)孤景:单影。

(25)谖:忘,此谓忘忧,忘记。“结念”孤景”二句,言所思念者邈若霄汉,而我孤影独处,无人可与解忧。

(26)濯:洗涤。

(27)条:指树枝藤蔓之类。

(28)早:先。

(29)夕飙:傍晚的旋风或暴风。

(30)晚:后。

(31)暾:太阳初出时圆而厚实的样子。“早闻“晚见”二句,言晚风刮起得早而朝日却升起得迟。

(32)崖倾光难留:言因崖壁高倾,山谷中日照时间较短。

(33)林深响易奔:言因林木幽深,野风吹木发出的声响更大。

(34)感往虑有复:此句言悲感既往思虑重重。感往:孤苦的感受好不容易成为过去。虑有复:担心会反复重来。复:再,重。

(35)理来:妙理到来。即想起道学玄理的时候。

(36)情无存:道家主张物我合一,我既为物,感情自然也就不存在。

(37)庶:希望。

(38)持:牵持,拉着不放。

(39)乘日车:运载太阳的车。意为挽留时光别跑得太快,以便自己能尽情游赏。

(40)营魂:心灵,精神。庶持”“得以”二句,言希望自己能够做到顺应自然,从而使心灵得到慰藉,使之归于平静。《老子》云:“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屈原《远游》云:“载营魄而登霞兮,掩浮云而上征。”

(41)匪:通“非”,不。

(42)众人:俗人。

(43)冀:希望。

(44)智者:哲人。司马迁《报任安书》:“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伶人言也。”末二句言自己这样的心境非俗人所能理解,故期待能与自己心灵相通友人(智者)的到来。

全文拼音版

shíménxīnyíngsuǒzhùmiàngāoshānhuíshílàimàolínxiūzhú
xiǎnzhùyōuyúnshímén
táihuáshuínéngruòmén
niǎoniǎoqiūfēngguòchūncǎofán
měirényóuháijiāyóudūn
fāngchénníngyáoqīngmǎnjīnzūn
dòngtíngkōnglánguìzhīpānfān
jiéniànshǔxiāohànjǐngxuān
zhuóshíxiàtánkàntiáoshàngyuán
zǎowénbiāowǎnjiàncháotūn
qīngguāngnánliúlínshēnxiǎngbēn
gǎnwǎngyǒuláiqíngcún
shùchíchéngchēwèiyínghún
fěiwèizhòngrénshuōzhìzhělùn

作者介绍

谢灵运(385—433),原名公义,东晋至南朝宋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玄之孙。中国山水诗派鼻祖,与陶渊明并称“陶谢”。其诗富丽精工,善摹自然,如《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等句清新传神。出身东晋望族,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因政治斗争被贬,后以谋反罪被杀。诗作扭转玄言诗风,开创山水诗传统,对唐代王维、孟浩然等影响深远。

谢灵运的诗

相关推荐

石壕吏

〔唐代〕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鱼湖上醉歌

〔唐代〕元结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

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坐以散愁。

石苍舒醉墨堂

〔宋代〕苏轼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惝恍令人愁。

我尝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能瘳。

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

近者作堂名醉墨,如饮美酒消百忧。

乃知柳子语不妄,病嗜土炭如珍羞。

君于此艺亦云至,堆墙败笔如山丘。

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忽踏九州。

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胡为议论独见假,只字片纸皆藏收。

不减钟张君自足,下方罗赵我亦优。

不须临池更苦学,完取绢素充衾裯。

石钟山记

〔宋代〕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石涧记

〔唐代〕柳宗元

石渠之事既穷,上由桥西北下土山之阴,民又桥焉。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为底,达于两涯。若床若堂,若陈筵席,若限阃奥。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

揭跣而往,折竹箭,扫陈叶,排腐木,可罗胡床十八九居之。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木,龙鳞之石,均荫其上。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得意之日,与石渠同。

由渴而来者,先石渠,后石涧;由百家濑上而来者,先石涧,后石渠。涧之可穷者,皆出石城村东南,其间可乐者数焉。其上深山幽林逾峭险,道狭不可穷也。

石竹咏

〔唐代〕王绩

萋萋结绿枝,晔晔垂朱英。

常恐零露降,不得全其生。

叹息聊自思,此生岂我情。

昔我未生时,谁者令我萌。

弃置勿重陈,委化何足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