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夏门行冬十月

〔两汉〕曹操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

天气肃清,繁霜霏霏。

鵾鸡晨鸣,鸿雁南飞。

鸷鸟潜藏,熊罴窟栖。

钱镈停置,农收积场。

逆旅整设,以通贾商。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作品简介

《步出夏门行冬十月》出自曹操乐府诗《步出夏门行》,写于初冬十月,时间比前首稍晚。朱乾说:“《冬十月》,叙其征途所经,天时物候,又自秋经冬。虽当军行,而不忘民事也。”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本诗的作意。

创作背景

《步出夏门行冬十月》是汉末文学家曹操用乐府旧题创作的组诗,作于建安十二年(207)作者北征乌桓胜利时。这组诗共分五部分,开头是序曲“艳”,下面是《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四章。全诗描写河朔一带的风土景物,抒发个人的雄心壮志,反映了诗人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作品意境开阔,气势雄浑。

翻译注释

翻译

初冬十月,北风呼呼地吹着。

气氛肃杀,天气寒冷,寒霜又厚又密。

鹍鸡鸟在清晨鸣叫着,大雁向南方远去。

猛禽也都藏身匿迹起来,就连熊也都入洞安眠了。

农民放下了农具不再劳作,收获的庄稼堆满了谷场。

旅店正在整理布置,以供来往的客商住宿。

我能到这里是多么的幸运啊,高诵诗歌来表达自己的这种感情。

注释

(1)孟冬:冬季的第一个月,农历十月。

(2)徘徊:往返回旋;来回走动。流连;留恋。

(3)肃清:清扫。形容天气明朗高爽。

(4)繁霜:繁多的霜雾。浓霜。

(5)霏霏:飘洒,飞扬。泛指浓密盛多。

(6)鹍鸡:大鸡。鸟名。似鹤。凤凰的别名。

(7)鸷鸟:凶猛的鸟。如鹰、雕、枭等。

(8)潜藏:潜伏隐藏。

(9)熊罴:熊和罴。皆为猛兽。罴,棕熊,又叫马熊,毛棕褐色,能爬树,会游泳。

(10)窟栖:窟穴里栖止。

(11)钱镈:两种农具名。后泛指农具。借指农事。钱,铁铲。镈,锄一类的农具。

(12)农收:农作物的收获。谓农事终了。

(13)积场:囤积在场院。

(14)逆旅:客舍;旅馆。旅居。

(15)整设:整理设置。

(16)以通:用以通商。

(17)贾商:商贩。贾,作买卖的人;商人。古时特指设店售货的坐商。商,行商。行走在外的商人。

全文拼音版

chūxiàménxíngdōngshíyuè
mèngdōngshíyuèběifēngpáihuái
tiānqīngfánshuāngfēifēi
kūnchénmíng鸿hóngyànnánfēi
zhìniǎoqiáncángxióng
qiántíngzhìnóngshōuchǎng
zhěngshètōngshāng
xìngshènzhìzāiyǒngzhì

作者介绍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魏政权的奠基者。他统一北方,实行屯田制,唯才是举,奠定曹魏基业。其诗慷慨悲凉,开创“建安风骨”,代表作《短歌行》《观沧海》等气魄雄浑。精通兵法,著有《孙子略解》。世称“魏武帝”,其文治武功与文学成就对三国历史影响深远,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争议又备受推崇的复合型人物。

曹操的诗

相关推荐

瑞鹧鸪·观潮

〔宋代〕苏轼

碧山影里小红旗。侬是江南踏浪儿。拍手欲嘲山简醉,齐声争唱浪婆词。

西兴渡口帆初落,渔浦山头日未欹。侬欲送潮歌底曲?尊前还唱使君诗。

使至塞上

〔唐代〕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

〔宋代〕周邦彦

叶下斜阳照水,卷轻浪、沉沉千里。桥上酸风射眸子。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

古屋寒窗底,听几片、井桐飞坠。不恋单衾再三起。有谁知,为萧娘,书一纸。

浪淘沙·杨花

〔清代〕李雯

金缕晓风残,素雪晴翻,为谁飞上玉雕阑?可惜章台新雨后,踏入沙间。

沾惹忒无端,青鸟空衔,一春幽梦绿萍间。暗处销魂罗袖薄,与泪轻弹。

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宋代〕吴文英

露蛩初响,机杼还催织。婺星为情慵懒,伫立明河侧。不见津头艇子,望绝南飞翼。云梁千尺。尘缘一点,回首西风又陈迹。

那知天上计拙,乞巧楼南北。瓜果几度凄凉,寂寞罗池客。人事回廊缥缈,谁见金钗擘。今夕何夕。杯残月堕,但耿银河漫天碧。

春怨

〔唐代〕李白

白马金羁辽海东,罗帷绣被卧春风。

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