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注释
(1)崇祯五年:为公元1632年。崇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
(2)俱绝:俱:都。绝:无。
(3)是日:这一天。
(4)更定:亦叫定更。古时一夜分五更,每更两小时。更定是一更开始,即晚上八时开始。
(5)拏:牵引,划动。
(6)拥毳衣炉火:穿着皮衣拥着炉火。毳:鸟兽的细毛。
(7)雾凇:寒夜雾气。
(8)沆砀:白茫茫一片。
(9)上下一白:上上下下全白。一白:全白。一:全或都,一概。
(10)长堤:此指西湖里白堤。
(11)一芥:比喻舟极细小。芥:小草。
(12)粒:谷粒。
(13)毡:毛毯。
(14)烧酒:烫酒,温酒。
(15)炉:烫酒的器具。
(16)此人:这样的人,指作者。
(17)拉:邀请。
(18)三大白:即三大杯。大白,酒杯名。
(19)客此:旅居在此。
(20)舟子:船夫。
(21)喃喃:小声自语,嘀咕。
(22)相公:原指宰相,后为尊称。
(23)似:超过,胜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