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楼》是宋代米芾所作的一首写景为主的七律,诗人选择不同的视角——远望,俯瞰,仰视,绘制成富有多种特色的画面,充分体现了米芾写诗也能发挥他画家之所长。诗中一些夸张的写景手法把那些难以描述的抽象之意具体化了:写诗情是江声流入笔底,写酒兴是帆影落于樽前。全诗情景交融,言简意深。
望海楼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米芾一生喜好观览山川之胜,晚年过镇江,因喜爱其江山胜境而定居下来,这首《望海楼》是他定居镇江后的一首作品。
翻译注释
翻译
高耸入云的铁瓮城已近青天,凌云的缥缈高楼似与天相连。
三峡的江声似乎流入我笔底,六朝的帆影好像映落我杯前。
几番呜咽的画角催落着红日,远处幽静的沧洲袅起了白烟。
忽忆起赏心美景究竟在何处?往事如烟那春风秋月已茫然。
注释
(1)云间铁瓮:谓铁瓮城高入云间。据《丹徒县志》,县城(今镇江)的子城又叫铁瓮城,相传为孙权所建。
(2)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之状。
(3)飞楼:形容楼高凌空的样子。
(4)三峡江声流笔底:意谓眼前的江景引起我的诗兴,似乎可以听到三峡的江声。底:《宋诗纪事补遗》、《湖北诗征传略》作“是”。有其他版本记作”下“。
(5)六朝帆影落樽前:意谓面对景色,引起了怀古之情,似乎六朝时的帆影也映落在酒杯之前。 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史称六朝。
(6)画角:古代以皮革或竹木制成的管乐器,声音哀厉高亢,多在军中使用,因外加彩绘而得名。形如竹筒,出自西羌。
(7)沧洲:滨水的地方,古称隐者所居。此指镇江江边某幽僻之处。
(8)白烟:指水气蒙蒙,远望有如白烟。
(9)是:《宋诗纪事补遗》、《湖北诗征传略》作“是”。有其他版本记作”在“。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米芾的诗
相关推荐
望兜率寺
树密当山径,江深隔寺门。
霏霏云气重,闪闪浪花翻。
不复知天大,空馀见佛尊。
时应清盥罢,随喜给孤园。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
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
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
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
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
何当造幽人,灭迹栖绝巘。
望夫词
手爇寒灯向影频,回文机上暗生尘。
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
望湘人·春思
厌莺声到枕,花气动帘,醉魂愁梦相半。被惜余薰,带惊剩眼,几许伤春春晚。泪竹痕鲜,佩兰香老,湘天浓暖。记小江风月佳时,屡约非烟游伴。
须信鸾弦易断。奈云和再鼓,曲终人远。认罗袜无踪,旧处弄波清浅。青翰棹舣,白蘋洲畔,尽目临皋飞观。不解寄、一字相思,幸有归来双燕。
望江南·多少泪
多少泪,沾袖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月明吹,肠断更无疑。
望喜驿别嘉陵江水二绝·其一
嘉陵江水此东流,望喜楼中忆阆州。
若到阆中还赴海,阆州应更有高楼。
望海楼晚景五绝·其三
青山断处塔层层,隔岸人家唤欲譍。
江上秋风晚来急,为传钟鼓到西兴。
望远行·春日迟迟思寂寥
春日迟迟思寂寥,行客关山路遥。琼窗时听语莺娇,柳丝牵恨一条条。
休晕绣,罢吹箫,貌逐残花暗凋。同心犹结旧裙腰,忍辜风月度良宵!
望仙门·玉池波浪碧如鳞
玉池波浪碧如鳞。露莲新。清歌一曲翠眉颦。舞华茵。
满酌兰英酒,须知献寿千春。太平无事荷君恩。荷君恩。齐唱望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