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先写黄莺啼叫,表明初春的美好,后借用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中咏早春的名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把如画的春光美景生动地描绘出来。下片劝人尽赏春光,花盛开时要去欣赏,不要等到春天离开时落花纷乱夹杂着青苔,这时,春天已经失去了魅力。这首词警示人们要把握青春时光。这首词语言清新自然,又极其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春草初长时从远近不同的空间距离上观看而呈现的不同景象。
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约作于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二月。苏轼时年28岁。这个时候,苏轼以覃恩迁大理寺寺丞。赴任途中,过宝鸡,重游终南山。其弟苏辙闻之,寄《闻子瞻重游终南山》诗,苏轼次韵,并作这首词寄给他。
翻译注释
翻译
黄莺开始啼叫,这初春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细雨蒙蒙,珍贵如油,滋润着草木,那刚刚长出的春草,远看一片嫩绿,近看却仿佛消失了。
不要推辞去在这个季节醉倒,有花而不去看它开放,就意味着人生很快消逝。不要等待着春离开大自然,否则将是落花纷乱地夹杂着绿苔而失去春的魅力。
注释
(1)减字木兰花:词牌名。五代人作《木兰花令》,句式参差不一,宋人定为七言八句,双调,仄韵。又有《偷声木兰花》,于第三第七句各减三字。《减字木兰花》即就偷声体第一、第五句再各减三字而成。
(2)莺初解语:黄莺刚刚理解人语的时候。
(3)最是一年春好处: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春光。最:犹正,恰。
(4)酥:奶酪食品。这里喻指滋润万物的雨水。
(5)近却无:近看什么色彩见不到。
(6)花不看开人易老:有花而不去看它开放,就意味着人生很快消逝。
(7)莫待春回:不要等待着春离开大自然。
(8)颠倒:错乱,混乱,纷乱。
(9)红英:落花。
(10)间:夹杂着。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苏轼的诗
相关推荐
减字木兰花·烛花摇影
烛花摇影,冷透疏衾刚欲醒。待不思量,不许孤眠不断肠。
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银汉难通,稳耐风波愿始从。
减字木兰花·春怨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减字木兰花·送赵令
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岁月如梭。白首相看拟奈何。
故人重见。世事年来千万变。官况阑珊。惭愧青松守岁寒。
减字木兰花·惟熊佳梦
惟熊佳梦,释氏老君亲抱送。壮气横秋,未满三朝已食牛。
犀钱玉果,利市平分沾四座。多谢无功,此事如何着得侬。
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阑珊心绪,醉倚绿琴相伴住。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
繁笙脆管,吹得锦屏春梦远。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
减字木兰花·冬至
晓云舒瑞。寒影初回长日至。罗袜新成。更有何人继后尘。
绮窗寒浅。尽道朝来添一线。秉烛须游。已减铜壶昨夜筹。
减字木兰花·寓意
云鬟倾倒,醉倚阑干风月好。凭仗相扶,误入仙家碧玉壶。
连天衰草,下走湖南西去道。一舸姑苏,便逐鸱夷去得无。
减字木兰花·腊前三白
腊前三白,春到西园还见雪。红紫花迟,借作东风万玉枝。
归田计决,麦饭熟时应快活。身在高楼,心在山阴一叶舟。
减字木兰花·回风落景
回风落景。散乱东墙疏竹影。满坐清微。入袖寒泉不湿衣。
梦回酒醒。百尺飞澜鸣碧井。雪洒冰麾。散落佳人白玉肌。
减字木兰花·留春不住
留春不住。恰似年光无味处。满眼飞英。弹指东风太浅情。
筝弦未稳。学得新声难破恨。转枕花前。且占香红一夜眠。